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论行政诉讼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建立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价值第10-15页
    1.1 以行政诉讼原告为视角第10-11页
        1.1.1 心理平衡第10-11页
        1.1.2 表达诉求第11页
    1.2 以行政诉讼被告为视角第11-13页
        1.2.1 树立形象第12页
        1.2.2 宪法义务第12-13页
    1.3 以法院为视角第13-15页
        1.3.1 提升法院权威第13-14页
        1.3.2 促进争议解决第14-15页
第2章 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对比分析第15-22页
    2.1 与国内民事、刑事诉讼被告出庭应诉制度的对比第15-17页
        2.1.1 与民事诉讼被告出庭应诉制度的对比第15-16页
        2.1.2 与刑事诉讼被告出庭应诉制度的对比第16-17页
    2.2 与域外被告出庭应诉制度的比较分析第17-22页
        2.2.1 美国在被告出庭应诉制度的相关规定第17-18页
        2.2.2 德国行政法院法关于被告出庭的规定第18-19页
        2.2.3 日本的讼务官和讼务检事出庭应诉制度第19-20页
        2.2.4 台湾地区的被告出庭应诉制度第20-22页
第3章 现行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解读第22-30页
    3.1 行政机关负责人的界定第22-24页
    3.2 不能出庭的情形第24-25页
    3.3 应出庭而不出庭时的责任承担第25-26页
    3.4 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法律空白第26-30页
第4章 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存续性探讨及改良建议第30-41页
    4.1 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存续性探讨第30-36页
        4.1.1 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发展轨迹第30-33页
        4.1.2 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未来走向第33-36页
    4.2 被告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改良建议第36-41页
        4.2.1 确定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身份第36-37页
        4.2.2 明确不能出庭的情形第37-38页
        4.2.3 完善应出庭而不出庭的责任追究第38-39页
        4.2.4 接受“出庭不出声”的现状第39-40页
        4.2.5 关于完善制度考核体系的建议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
下一篇: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及法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