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渗流稳定及应力应变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国内外水闸的建设和发展 | 第8-9页 |
1.1.1 国内水闸的建设和发展 | 第8页 |
1.1.2 国外水闸的建设和发展 | 第8-9页 |
1.2 水闸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 水闸渗流稳定研究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1.4 防渗材料简介 | 第10-11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有限元理论分析 | 第12-22页 |
2.1 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 | 第12-14页 |
2.1.1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第12页 |
2.1.2 有限元的发展 | 第12-14页 |
2.2 渗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14-16页 |
2.2.1 支配方程与定解条件 | 第15-16页 |
2.3 应力应变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2.4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第19-21页 |
2.4.1 线弹性本构模型 | 第19-20页 |
2.4.2 非线弹性本构模型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模型中的本构关系 | 第22-28页 |
3.1ADINA有限元软件 | 第22-26页 |
3.1.1 ADINA软件的简介 | 第22-26页 |
3.1.2 ADINA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26页 |
3.2 材料本构模型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4.1 基本概况 | 第28页 |
4.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8-29页 |
4.3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 第29-32页 |
4.3.1 有限元模型的选取及坐标系的建立 | 第29页 |
4.3.2 材料参数及计算工况的选取 | 第29-31页 |
4.3.3 三维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31-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5 成果分析 | 第34-48页 |
5.1 渗流稳定分析 | 第34-39页 |
5.1.1 校核水位下的渗流分析 | 第34-35页 |
5.1.2 设计水位下的渗流分析 | 第35-37页 |
5.1.3 分洪水位下的渗流分析 | 第37-39页 |
5.2 水闸的应力变形分析 | 第39-44页 |
5.3 成果分析 | 第44-47页 |
5.3.1 水闸渗流稳定分析 | 第44-45页 |
5.3.2 水闸应力变形分析 | 第45-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及发表的论文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