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高速公路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20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6-17页
        1.1.2 工程背景第17-19页
        1.1.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沥青公路基层材料特性第20-21页
        1.2.1 半刚性材料第20页
        1.2.2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第20-2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半刚性基层与大粒径基层的抗裂性能分析第27-38页
    2.1 工程背景第27-29页
        2.1.1 组合基层结构形式第27-28页
        2.1.2 组合基层基础当量回弹模量第28-29页
    2.2 沥青公路基层抗裂性能指标第29页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9-31页
    2.4 含半刚性以及大粒径基层沥青公路抗裂性能分析第31-36页
        2.4.1 基层应力分析第31-34页
        2.4.2 基层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第38-60页
    3.1 交通量与轴载第38-42页
        3.1.1 交通量第38-40页
        3.1.2 交通轴载分析第40-42页
    3.2 路面结构力学模型第42-43页
        3.2.1 路面结构模型第42页
        3.2.2 路面结构模型材料参数及荷载第42-43页
    3.3 组合基层完好路面结构第43-49页
        3.3.1 拉应力沿路面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第43-45页
        3.3.2 拉应变沿路面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第45-47页
        3.3.3 剪应力沿路面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第47-49页
    3.4 带裂缝组合基层路面结构第49-58页
        3.4.1 拉应力沿路面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第49-52页
        3.4.2 拉应变沿路面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第52-55页
        3.4.3 下基层模量衰减对拉应变的影响第55页
        3.4.4 剪应力沿路面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第55-58页
        3.4.5 下基层模量衰减对剪应力的影响第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第60-77页
    4.1 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破坏形式与设计指标第60-62页
        4.1.1 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破坏形式第60-61页
        4.1.2 设计指标选取原则第61-62页
    4.2 组合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第62-63页
        4.2.1 设计指标第62页
        4.2.2 设计方法第62-63页
    4.3 厚度计算第63-76页
        4.3.1 沥青面层厚度对大粒径沥青层底拉应变的影响第63-64页
        4.3.2 大粒径沥青碎石模量对大粒径沥青层底拉应变的影响第64页
        4.3.3 大粒径沥青碎石层推荐厚度第64-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第77页
    5.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与成果情况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工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
下一篇:水滴型独塔斜拉桥施工监控与索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