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育领域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 研究问题和方法 | 第14-15页 |
四 创新点和思路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职业体育与反垄断法 | 第16-31页 |
第一节 职业体育的概念解读 | 第16-20页 |
一 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 第16-18页 |
二 职业体育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职业体育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职业体育领域的反垄断法适用 | 第20-27页 |
一 反垄断法的价值和功能 | 第20-21页 |
二 职业体育领域内垄断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1-25页 |
三 职业体育领域内反垄断法适用的制度和实践 | 第25-27页 |
第三节 职业体育中产生垄断行为的原因 | 第27-28页 |
一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 | 第27页 |
二 职业体育商业化发展趋势 | 第27页 |
三 我国的特殊国情 | 第27-28页 |
第四节 职业体育领域反垄断法适用的豁免 | 第28-31页 |
一 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 第28页 |
二 职业体育反垄断法豁免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三 职业体育领域内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和实践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职业体育领域内反垄断实证研究 | 第31-43页 |
第一节 关于运动员流动的反垄断实例 | 第31-35页 |
一 职业体育运动员流动的重要制度 | 第31页 |
二 限制球员自由流动的实例分析 | 第31-34页 |
三 总结与启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职业体育电视转播权的反垄断案例 | 第35-38页 |
一 案例介绍 | 第35-37页 |
二 案件的评析与启示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职业俱乐部集中的反垄断案例 | 第38-39页 |
一 英格兰国民投资公司案和“实德系”案 | 第38-39页 |
二 案件的评析和启示 | 第39页 |
第四节 职业体育俱乐部迁移的反垄断案例 | 第39-43页 |
一 俱乐部迁移的原因 | 第39-40页 |
二 合理分析原则在实例中的运用 | 第40-42页 |
三 总结和启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中国职业体育中的垄断行为及规制问题解析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对中国足协的反垄断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刘孝五案的反垄断法分析 | 第45-49页 |
一 第一回合的较量 | 第45-46页 |
二 刘孝五案后两个回合案情分析 | 第46-47页 |
三 反垄断法在职业体育领域初露锋芒 | 第47-49页 |
第三节 中国职业体育电视转播权的反垄断法分析 | 第49-50页 |
第四节 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中垄断行为的危害分析 | 第50-52页 |
一 权力过度集中,必然导致腐败横行与寻租行为 | 第50页 |
二 不利于职业联赛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 | 第50-51页 |
三 损害中国球迷(消费者)的利益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职业体育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52-61页 |
第一节 关于规制理念的建议 | 第52-55页 |
一 恒大模式的思考 | 第52-53页 |
二 反垄断法规制职业体育的理念 | 第53-55页 |
第二节 促进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法律规制建议 | 第55-57页 |
一 强化《反垄断法》在职业体育中的适用 | 第55-56页 |
二 借鉴欧盟经验,建立有限豁免制度 | 第56页 |
三 运用合理分析原则,分析个案情况 | 第56页 |
四 禁止俱乐部关联关系,要符合相称性要求 | 第56-57页 |
五 建立体育仲裁制度,把体育仲裁明确化 | 第57页 |
第三节 其它相关制度构建方面的建议 | 第57-61页 |
一 推动产权改革,成立职业联盟 | 第57-58页 |
二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职业俱乐部 | 第58页 |
三 同国际通行规则全面接轨 | 第58-59页 |
四 加强运动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