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网生内容与电视台节目的差异化研究及其启示--以爱奇艺《奇葩说》与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3.1 谈话节目的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3.2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11页 |
1.4.1“5W”模式 | 第11页 |
1.4.2 舆论领袖 | 第11页 |
1.4.3 受众理论 | 第11页 |
1.4.4 把关人理论 | 第11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不足之处 | 第11-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2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5.3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网络自制谈话节目与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2.1 网络自制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2.1.1 节目质量参差不齐 | 第14页 |
2.1.2 盈利模式单一 | 第14页 |
2.2 电视台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2.2.1 节目创新不足,话题乏善可陈 | 第15页 |
2.2.2 传统宣传方式效果有限 | 第15页 |
2.2.3 激烈的外部竞争 | 第15-16页 |
3 网络自制谈话节目与电视台谈话节目的比较 | 第16-41页 |
3.1 案例概况 | 第16-17页 |
3.1.1 《奇葩说》个案概述 | 第16页 |
3.1.2 《世界青年说》个案概述 | 第16-17页 |
3.2 运用“5W”模式比较其传播特征 | 第17-41页 |
3.2.1 传播主体的比较 | 第17-21页 |
3.2.2 传播内容的比较 | 第21-24页 |
3.2.3 传播渠道的比较 | 第24-26页 |
3.2.4 受众的比较 | 第26-34页 |
3.2.5 传播效果的比较 | 第34-41页 |
4 网络自制谈话节目与电视台谈话节目的相互启示 | 第41-50页 |
4.1 培养“舆论领袖”式的主持人 | 第41-42页 |
4.2 创新节目内容 | 第42-44页 |
4.2.1 节目话题创新 | 第42-43页 |
4.2.2 节目形式创新 | 第43-44页 |
4.3 寻求真正的视网融合 | 第44-48页 |
4.3.1 与新媒体进行深度合作 | 第44-45页 |
4.3.2 提供定制化节目内容 | 第45-48页 |
4.4 重视与受众互动 | 第48页 |
4.5 强化“把关人”的多重监管 | 第48-50页 |
5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
B. 批注解释 | 第54-55页 |
C. 调查问卷 | 第5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