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1-12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第13-14页 |
1.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3页 |
1.5.2 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内容及必要性 | 第14-22页 |
2.1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内容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2.1.1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内容介绍 | 第14-15页 |
2.1.2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3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类型及公告类型界定 | 第16-19页 |
2.2 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19-22页 |
2.2.1 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 第19-20页 |
2.2.2 对被审计对象的监督 | 第20页 |
2.2.3 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 | 第20-21页 |
2.2.4 扩大政府审计的影响力 | 第21-22页 |
3 两岸四地审计体制与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比较 | 第22-30页 |
3.1 两岸四地审计体制比较 | 第22-26页 |
3.1.1 台湾的“独立型”审计体制 | 第22-23页 |
3.1.2 香港的“行政型”审计体制 | 第23页 |
3.1.3 澳门的“行政型”审计体制 | 第23页 |
3.1.4 大陆的“行政型”审计体制 | 第23-24页 |
3.1.5 两岸四地审计体制比较总结 | 第24-26页 |
3.2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比较 | 第26-30页 |
3.2.1 台湾地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 | 第26页 |
3.2.2 香港地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 | 第26-27页 |
3.2.3 澳门地区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 | 第27页 |
3.2.4 大陆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 | 第27-28页 |
3.2.5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法律依据比较总结 | 第28-30页 |
4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方式和内容比较 | 第30-45页 |
4.1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结果的报告程序和公告程序的比较 | 第30-35页 |
4.1.1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结果报告程序的比较 | 第30-32页 |
4.1.2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程序的比较 | 第32-35页 |
4.2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及时性的比较 | 第35-37页 |
4.2.1 台湾地区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及时性 | 第35页 |
4.2.2 香港地区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及时性 | 第35-36页 |
4.2.3 澳门地区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及时性 | 第36页 |
4.2.4 大陆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及时性 | 第36页 |
4.2.5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及时性比较总结 | 第36-37页 |
4.3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的比较 | 第37-40页 |
4.3.1 台湾地区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 | 第37-38页 |
4.3.2 香港地区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 | 第38页 |
4.3.3 澳门地区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 | 第38-39页 |
4.3.4 大陆政府审计信息的公开渠道 | 第39页 |
4.3.5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比较总结 | 第39-40页 |
4.4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内容比较 | 第40-45页 |
4.4.1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回应段的设置情况比较 | 第40-41页 |
4.4.2 两岸四地审计结果公告中审计工作涉及法律法规设列情况比较 | 第41-42页 |
4.4.3 两岸四地政府审计机关绩效报告考核指标量化情况比较 | 第42-43页 |
4.4.4 两岸四地其他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内容比较 | 第43-45页 |
5 对大陆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的建议 | 第45-50页 |
5.1 增强审计机关独立性 | 第45-46页 |
5.2 精简政府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程序 | 第46-47页 |
5.3 提高政府审计信息公开要求刚性 | 第47页 |
5.4 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渠道 | 第47-48页 |
5.5 完善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内容 | 第48-50页 |
5.5.1 审计署专项审计报告内容完善建议 | 第48页 |
5.5.2 审计署绩效报告考核指标量化完善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