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Cu2+胁迫对多齿围沙蚕毒性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1.1 重金属的定义及铜污染概述第11-12页
    1.2 沙蚕的概述第12-16页
        1.2.1 沙蚕分布以及生物学地位第12-13页
        1.2.2 沙蚕作为污染指示种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污染物对沙蚕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2章材料与方法第17-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7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第17-18页
    2.3 主要试剂第18页
    2.4 实验方法第18-28页
        2.4.1 急性毒性试验第18页
        2.4.2 亚急性毒性实验和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第18-28页
    2.5 统计分析第28-29页
第3章 结果第29-43页
    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第29页
    3.2 铜对多齿围沙蚕的毒性效应第29-43页
        3.2.1 SOD酶活性的变化第29-31页
        3.2.2 GSH含量的变化第31-32页
        3.2.3 CAT活性的变化第32页
        3.2.4 AChE活性的变化第32-34页
        3.2.5 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变化第34-35页
        3.2.6 MPII基因的测序和实时定量PCR结果第35-39页
        3.2.7 铜离子胁迫导致多齿围沙蚕沙蚕DNA的检测结果第39-42页
        3.2.8 重金属铜在沙蚕体内的含量第42-43页
第4章 讨论第43-49页
    4.1 铜离子对多齿围沙蚕抗氧化酶系的影响第43-45页
    4.2 铜离子对多齿围沙蚕AChE的影响第45页
    4.3 铜离子对多齿围沙蚕MT的影响第45-46页
    4.4 铜离子对沙蚕MPII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46-47页
    4.5 铜离子胁迫导致沙蚕DNA损伤的结果分析第47-48页
    4.6 铜离子在沙蚕体内的富集第48-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氨基转移酶GrmG和人源SNX7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下一篇:重组工程介导的大肠杆菌染色体基因敲入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