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巢湖市篆池河上游来水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我国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现状第14-15页
    1.2 国内外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1 源头治理第16页
        1.2.2 物理化学治理第16页
        1.2.3 生物治理第16-17页
    1.3 项目概况第17-20页
        1.3.1 区域范围第17-18页
        1.3.2 依托工程现状第18-19页
        1.3.3 存在问题第19-20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1.5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1 篆池河水体强化混凝效果研究第21页
        1.5.2 人工湿地处理篆池河上游来水效果研究第21页
        1.5.3 多级塘系统对篆池河水体修复效果研究第21-22页
    1.6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试验材料第23-28页
        2.1.1 篆池河水体强化混凝效果研究第23-24页
        2.1.2 人工湿地处理篆池河上游来水效果研究第24-28页
        2.1.3 多级塘系统对篆池河水体修复效果研究第28页
    2.2 试验方法第28-31页
        2.2.1 篆池河水体强化混凝效果研究第28-29页
        2.2.2 人工湿地处理篆池河上游来水效果研究第29-30页
        2.2.3 多级塘系统对篆池河水体修复效果研究第30-31页
第三章 篆池河水体强化混凝效果研究第31-41页
    3.1 研究背景第31页
    3.2 研究目的第31页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3.3.1 混凝剂最佳投入量的初等确定第31-33页
        3.3.2 助凝剂的选择和剂量第33-34页
        3.3.3 混凝剂与PAM组合对篆池河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第34-37页
        3.3.4 PAFC与PAM组合对篆池河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第37-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篆池河上游来水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研究第41-64页
    4.1 研究背景第41-43页
    4.2 研究目的第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62页
        4.3.1 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分析第43-52页
        4.3.2 理化指标第52-55页
        4.3.3 浮游植物第55-60页
        4.3.4 基因文库技术分析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多级塘系统对篆池河水体修复效果研究第64-74页
    5.1 研究背景第64页
    5.2 研究目的第6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4-73页
        5.3.1 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分析第64-68页
        5.3.2 理化指标第68-69页
        5.3.3 浮游植物第69-70页
        5.3.4 基因文库技术分析第70-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与意义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意义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作者简介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解-A/O-DMBR处理含酚废水实验研究
下一篇:A~2SBR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及光谱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