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读书笔记教学探究—在读书笔记中实现“以写促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相关的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四)论题研究的价值第12-14页
一、读书笔记概述第14-21页
    (一)读书笔记的相关定义第14-15页
    (二)读书笔记的常用类型第15-17页
    (三)现当代教育家关于读书笔记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第17-20页
    (四)读书笔记教学现状第20-21页
二、读书笔记与以写促读教学第21-27页
    (一)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相关阐释第21-23页
        1.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含义第21页
        2.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3.“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特点第23页
    (二)读书笔记与以写促读教学的关系第23-24页
        1.读书笔记的性质符合以写促读教学的本质第24页
        2.读书笔记的类型适合以写促读的形式第24页
        3.读书笔记的作用满足以写促读教学的要求第24页
    (三)通过读书笔记实现“以写促读”的必要性第24-27页
        1.读书笔记可以改变以写促读的现状第24-25页
        2.读书笔记可以实现自由读写的结合第25页
        3.读书笔记可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第25-27页
三、读书笔记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问题反思第27-41页
    (一)根据中学生各个阶段的读写特点确定读书笔记的写作形式,实现“以写促读”第27-33页
        1.“入门期”划分依据与读书笔记写作内容第27-29页
        2.“瓶颈期”划分依据与读书笔记写作内容第29-32页
        3.“成熟期”划分依据与读书笔记写作内容第32-33页
    (二)根据课程实施过程的各阶段目标确定读书笔记的写作形式,实现“以写促读”第33-35页
        1.课前预习,以摘录式提纲式为主第33-34页
        2.课上巩固,以改写式心得式为主第34页
        3.课后拓展,以评论式课题研究式为主第34-35页
    (三)根据课内外文本的内容形式特点确定读书笔记的写作内容,实现“以写带读”第35-39页
        1.写作中的修辞描写与阅读教学第35-36页
        2.写作中的说理论证与阅读教学第36-37页
        3.写作中的诗词节选与阅读教学第37-39页
    (四)读书笔记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39-41页
        1.稳扎稳打,有序训练第39页
        2.着紧用力,分清主次第39-40页
        3.温故知新,时常翻阅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化策略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下一篇:中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