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31页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研究现状第11-2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9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31-37页
    2.1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基本结构第31-32页
    2.2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工作原理第32-36页
        2.2.1 感湿机理第32-35页
        2.2.2 吸附-解吸附机理第35-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特性仿真第37-53页
    3.1 仿真软件与仿真理论第37-38页
    3.2 平行板电极湿度传感器特性仿真第38-46页
        3.2.1 平行板电极湿度传感器仿真模型构建第38-39页
        3.2.2 平行板电极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仿真第39-41页
        3.2.3 孔隙率对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的影响第41-45页
        3.2.4 氧化铝孔深对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的影响第45页
        3.2.5 氧化铝孔径对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的影响第45-46页
    3.3 叉指式电极湿度传感器特性仿真第46-52页
        3.3.1 叉指式电极湿度传感器仿真模型构建第46-47页
        3.3.2 叉指式电极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仿真第47-49页
        3.3.3 叉指电极对数对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的影响第49-51页
        3.3.4 电极厚度对湿度传感器感湿特性的影响第5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制作第53-67页
    4.1 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系统搭建第53-54页
    4.2 铝基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及表征研究第54-58页
        4.2.1 铝基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第54-55页
        4.2.2 氧化电压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55-56页
        4.2.3 草酸溶液浓度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56-57页
        4.2.4 氧化时间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57-58页
    4.3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及表征研究第58-63页
        4.3.1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第58-60页
        4.3.2 硅衬底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60-61页
        4.3.3 氧化电压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61-62页
        4.3.4 草酸溶液浓度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62-63页
        4.3.5 氧化时间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63页
    4.4 湿度传感器芯片设计、制作第63-66页
        4.4.1 传感器芯片的设计第63-64页
        4.4.2 传感器芯片的制作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7-81页
    5.1 湿度传感器测试系统搭建第67-69页
    5.2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因素第69-72页
        5.2.1 不同氧化条件对湿度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第69-70页
        5.2.2 电极对湿度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第70-71页
        5.2.3 频率对湿度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第71-72页
    5.3 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特性测试第72-78页
        5.3.1 感湿特性第72-73页
        5.3.2 湿滞特性第73-74页
        5.3.3 响应-恢复时间第74-76页
        5.3.4 重复性第76页
        5.3.5 长期稳定性第76-78页
    5.4 外加磁场对硅基纳米多孔氧化铝湿度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第78-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科研项目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纳米硅孔柱阵列的二氧化锡薄膜湿度传感器设计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