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连铸结晶器振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结晶器振动波形规律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装置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3 结晶器振动位移跟踪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1 位移跟踪及结晶器振动位移跟踪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周期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总体结构及其数学模型 | 第16-23页 |
2.1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总体结构及原理 | 第16-19页 |
2.1.1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6-17页 |
2.1.2 非正弦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2.2 伺服电机驱动的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2.2.1 伺服电机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2.2 结晶器机械传动机构的机理模型 | 第20-22页 |
2.2.3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总体模型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非线性系统模型分析及处理 | 第23-32页 |
3.1 伺服电机驱动的结晶器振动位移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23-25页 |
3.2 连铸结晶器非线性振动系统位移到电机转角的分段映射处理方法 | 第25-28页 |
3.3 仿真研究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2-40页 |
4.1 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数学模型离散化 | 第32-33页 |
4.2 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3-36页 |
4.2.1 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 | 第34-36页 |
4.2.2 非线性误差反馈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6页 |
4.3 仿真研究 | 第36-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伺服电机驱动的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系统自抗扰控制器参数优化 | 第40-50页 |
5.1 基于参数自调整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40-42页 |
5.2 基于多目标函数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42-45页 |
5.2.1 多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42-43页 |
5.2.2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43-45页 |
5.3 仿真研究 | 第45-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连铸结晶器振动位移跟踪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第50-65页 |
6.1 基于非线性映射处理算法的结晶器振动位移跟踪PI控制实验研究 | 第50-55页 |
6.1.1 非线性映射处理算法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6.1.2 连铸结晶器PI振动位移控制器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6.1.3 实验研究 | 第53-55页 |
6.2 基于参数自调整的自抗扰振动位移控制实验研究 | 第55-64页 |
6.2.1 扩张状态观测器程序设计 | 第55-57页 |
6.2.2 基于参数自调整的自抗扰振动位移控制器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6.2.3 实验研究 | 第58-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