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2.1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2.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 | 第16-18页 |
2.1.3 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特点 | 第18-19页 |
2.2 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思想品德教育的涵义 | 第19-20页 |
2.2.2 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 第20页 |
2.2.3 思想品德教育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4 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21-22页 |
3 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调查 | 第22-40页 |
3.1 调查设计 | 第22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3.1.2 调查对象 | 第22页 |
3.1.3 调查内容 | 第22页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40页 |
3.2.1 生活状况 | 第23-29页 |
3.2.2 学习状况 | 第29-33页 |
3.2.3 个人思想品德发展状况 | 第33-40页 |
4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8页 |
4.1 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4.1.1 留守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 第40-41页 |
4.1.2 学校忽视留守儿童关键期德育 | 第41-43页 |
4.1.3 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素质较差 | 第43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4.2.1 家庭教育缺失 | 第43-44页 |
4.2.2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 | 第44-45页 |
4.2.3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第45-46页 |
4.2.4 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大 | 第46-48页 |
5 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8-54页 |
5.1 发挥政府职能与决策的引导作用 | 第48-49页 |
5.1.1 加快户籍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 第48页 |
5.1.2 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 第48-49页 |
5.1.3 加强农村教育投资,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 第49页 |
5.2 强化家庭的教育主体责任 | 第49-51页 |
5.2.1 强化父母责任,重视家庭教育 | 第49-50页 |
5.2.2 增加情感交流,改善亲子关系 | 第50页 |
5.2.3 引导父母及监护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 第50-51页 |
5.3 加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 | 第51-52页 |
5.3.1 建立健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机制 | 第51页 |
5.3.2 将思想品德课程融入儿童生活 | 第51页 |
5.3.3 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教育作用 | 第51-52页 |
5.4 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 第52-54页 |
5.4.1 建立农村社区关爱机构,发挥社区教育功能 | 第52页 |
5.4.2 引导社会公益关注,开展自愿者活动 | 第52-53页 |
5.4.3 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和管理 | 第53-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1 | 第60-62页 |
附录2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