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特色 | 第18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经验 | 第20-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高校多校区 | 第20-21页 |
2.1.2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 | 第21页 |
2.1.3 管理模式 | 第21-22页 |
2.2 国内外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经验 | 第22-27页 |
2.2.1 国外多校区图书馆管理 | 第22-24页 |
2.2.2 国内多校区图书馆管理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3.1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现状 | 第29-33页 |
3.1.1 本部及分校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分布 | 第30-32页 |
3.1.2 本部及分校区图书馆人员的安排 | 第32页 |
3.1.3 本部及分校区图书馆管理现状及特点 | 第32-33页 |
3.2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优势 | 第33-38页 |
3.2.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加大 | 第33-34页 |
3.2.2 自动化网络实现“一统三通” | 第34-35页 |
3.2.3 信息服务与时俱进 | 第35-36页 |
3.2.4 图书馆管理形式多样化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9-45页 |
4.1 存在问题 | 第39-42页 |
4.1.1 学校政策多变 | 第39页 |
4.1.2 管理模式灵活性不够 | 第39-40页 |
4.1.3 特色化服务不突出 | 第40页 |
4.1.4 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 第40-42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4.2.1 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自主性小 | 第42-43页 |
4.2.2 校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 | 第43-44页 |
4.2.3 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管理建立的思路 | 第45-56页 |
5.1 统筹规划并优化整合文献信息资源 | 第45-46页 |
5.2 探索适宜图书馆管理 | 第46-47页 |
5.2.1 建立“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办馆模式 | 第46页 |
5.2.2 构建合理的馆内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功能 | 第46-47页 |
5.3 创新服务模式同时开展特色服务 | 第47-51页 |
5.3.1 建立“藏借阅习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 | 第49-50页 |
5.3.2 积极推进学科服务 | 第50页 |
5.3.3 引入信息服务营销观念 | 第50-51页 |
5.3.4 推广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 第51页 |
5.4 提高图书馆专业队伍素质 | 第51-52页 |
5.5 引入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 第52-55页 |
5.5.1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第52-53页 |
5.5.2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引入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性 | 第53页 |
5.5.3 具体应用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其他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创新之处 | 第56-57页 |
6.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附录 1 | 第58-60页 |
附录 2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