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 | 第11-13页 |
1.1.1 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 | 第11页 |
1.1.2 水体中氮的来源及存在形式 | 第11-12页 |
1.1.3 水环境中氮素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 生物脱氮理论与工艺 | 第13-19页 |
1.2.1 生物脱氮理论 | 第13-16页 |
1.2.2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第16-18页 |
1.2.3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第18-19页 |
1.3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 | 第19-24页 |
1.3.1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简介 | 第19-20页 |
1.3.2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3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3.4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应用实例 | 第24页 |
1.4 ASM 系列模型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 第26-40页 |
2.1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2.1.1 试验装置 | 第26-27页 |
2.1.2 进水组份及浓度 | 第27-28页 |
2.1.3 监测方法 | 第28页 |
2.2 三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活性污泥法)试验研究 | 第28-32页 |
2.2.1 试验过程 | 第28-29页 |
2.2.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各处理单元氨氮去除效果 | 第29页 |
2.2.3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各处理单元硝态氮去除效果 | 第29-30页 |
2.2.4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各处理单元总氮去除效果 | 第30页 |
2.2.5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各处理单元 COD 去除效果 | 第30-31页 |
2.2.6 试验过程中 SVI 的变化 | 第31页 |
2.2.7 结论 | 第31-32页 |
2.3 三段进水 A/O 生物膜脱氮工艺试验研究 | 第32-36页 |
2.3.1 试验过程 | 第32页 |
2.3.2 不同流量分配下的氨氮沿程变化 | 第32-33页 |
2.3.3 不同流量分配下 NOx-N 沿程变化 | 第33-34页 |
2.3.4 不同流量分配下总氮沿程变化 | 第34-35页 |
2.3.5 不同流量分配下 COD 沿程变化 | 第35-36页 |
2.3.6 结论 | 第36页 |
2.4 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对比 | 第36-40页 |
2.4.1 两种处理工艺各反应单元出水氨氮浓度 | 第36-37页 |
2.4.2 两种处理工艺各反应单元出水 NOX-N 浓度 | 第37-38页 |
2.4.3 两种处理工艺各反应单元出水 COD 浓度 | 第38页 |
2.4.4 两种处理工艺各反应单元出水总氮浓度 | 第38-39页 |
2.4.5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40-57页 |
3.1 ASM1 模型简介 | 第40-44页 |
3.1.1 ASM1 模型假设条件 | 第40页 |
3.1.2 ASM1 模型矩阵 | 第40-44页 |
3.2 三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4-52页 |
3.2.1 修正 ASM1 模型矩阵 | 第45页 |
3.2.2 简化二沉池模型 | 第45页 |
3.2.3 三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模型建立 | 第45-50页 |
3.2.4 模型程序的求解路线 | 第50页 |
3.2.5 模型初始化 | 第50-52页 |
3.3 模型参数及进水组份划分 | 第52页 |
3.3.1 参数的确定 | 第52页 |
3.3.2 进水组份的确定 | 第52页 |
3.4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52-54页 |
3.5 模型校验 | 第54-57页 |
3.5.1 模型校验路线 | 第54页 |
3.5.2 模型参数调整 | 第54-55页 |
3.5.3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优化模拟研究 | 第57-68页 |
4.1 模型模拟的基础条件 | 第57页 |
4.1.1 模型控制条件及进水水质 | 第57页 |
4.2 三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的两种优化运行方式 | 第57-59页 |
4.2.1 流量分配系数 | 第57-58页 |
4.2.2 等容积负荷条件下池容分配 | 第58-59页 |
4.2.3 等污泥负荷条件下池容分配 | 第59页 |
4.3 三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 第59-67页 |
4.3.1 不同碳氮比下不同a值对工艺总氮去除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3 不同污泥回流比对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4 容积分配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5 两种流量分配方法对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65-67页 |
4.4 分段进水 A/O 生物脱氮工艺优化运行建议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