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制裁的国际法问题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经济制裁的本质属性 | 第13-17页 |
2.1 经济制裁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 经济制裁与其它定义的区别 | 第14-17页 |
2.2.1 经济制裁与经济强制措施 | 第14-15页 |
2.2.2 经济制裁与贸易报复 | 第15-17页 |
3 美国经济制裁历史情况 | 第17-25页 |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 第17-18页 |
3.2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 第18-20页 |
3.2.1 对德国制裁 | 第19页 |
3.2.2 对日本制裁 | 第19-20页 |
3.3 冷战期间 | 第20-22页 |
3.4 冷战之后美国经济制裁的新趋势 | 第22-25页 |
4 从国际法角度类型化分析美国经济制裁 | 第25-38页 |
4.1 制裁发起的原因行为分类 | 第25-32页 |
4.1.1 不存在国际法违法性的情况 | 第25-28页 |
4.1.2 违反国际法的情况 | 第28-32页 |
4.2 经济制裁本体行为的分类 | 第32-38页 |
4.2.1 单边制裁与多边制裁 | 第33-34页 |
4.2.2 直接制裁与次级制裁 | 第34-36页 |
4.2.3 全面制裁与定向制裁 | 第36-37页 |
4.2.4 是否是具有惩罚性的经济制裁 | 第37-38页 |
5 美国经济制裁的国际法障碍 | 第38-46页 |
5.1 管辖权问题 | 第38-42页 |
5.1.1 管辖权分类 | 第38-40页 |
5.1.2 美国在经济制裁中对管辖权原则的应用 | 第40-42页 |
5.2 制裁行为的合法性缺失 | 第42-46页 |
5.2.1 美国对朝鲜的制裁侵犯了朝鲜的生存权 | 第42-43页 |
5.2.2 美国对伊拉克的制裁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 | 第43-44页 |
5.2.3 美国对南联盟的制裁违背了不干涉原则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索引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