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性侵害幼女失范行为的基本内容 | 第15-23页 |
2.1 性侵害失范行为的内容 | 第15-17页 |
2.1.1 性侵害失范行为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1.2 性侵害失范行为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幼女年龄的界定 | 第17页 |
2.3 性侵害幼女失范行为的界定 | 第17-18页 |
2.4 性侵害幼女失范行为的特点 | 第18-21页 |
2.4.1 熟人作案多,侵害时间长 | 第18-19页 |
2.4.2 被害人年龄低龄化,低龄儿童增多 | 第19页 |
2.4.3 作案地点多为城郊结合部 | 第19页 |
2.4.4 农村及城乡中小学的留守幼女居多 | 第19-20页 |
2.4.5 受害后报案者较少,侦破难度大 | 第20页 |
2.4.6 侵害后果严重,犯罪情节恶劣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性侵害幼女失范行为高发的归因分析 | 第23-37页 |
3.1 犯罪主体道德观念沦丧、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 第23-24页 |
3.2 犯罪客观方面受害幼女心智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弱 | 第24页 |
3.3 家庭层面教育监管保护力度不足 | 第24-27页 |
3.3.1 家庭性教育缺失,观念陈旧落后 | 第24-25页 |
3.3.2 父母自身素质不高 | 第25页 |
3.3.3 留守儿童和不完整家庭监管缺位 | 第25-26页 |
3.3.4 精神和心灵沟通不到位 | 第26-27页 |
3.4 学校层面教育监管保护力度不足 | 第27-31页 |
3.4.1 教育体制落后,性教育缺失 | 第27-28页 |
3.4.2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 第28-29页 |
3.4.3 部分教师素质偏低,缺乏职业道德 | 第29-30页 |
3.4.4 校园管理存在漏洞,对教师太信任 | 第30页 |
3.4.5 师资短缺,缺乏现代性教育教材 | 第30-31页 |
3.5 社会层面教育监管保护力度不足 | 第31-35页 |
3.5.1 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与旧制度不匹配 | 第31-32页 |
3.5.2 新型黄色文化的影响和刺激 | 第32-33页 |
3.5.3 道德下滑导致的羊群效应 | 第33页 |
3.5.4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 第33-34页 |
3.5.5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女比例失调 | 第34页 |
3.5.6 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治安条件较差 | 第34-35页 |
3.5.7 不良群体交往的影响 | 第35页 |
3.6 法律层面教育监管保护力度不足 | 第35-36页 |
3.6.1 保护幼女的立法不健全 | 第35-36页 |
3.6.2 对犯罪人的处罚成本低 | 第3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性侵害幼女失范行为高发的预防和控制 | 第37-57页 |
4.1 加强政府职责,营造幼女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 第37-43页 |
4.1.1 加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均衡教育资源 | 第37-38页 |
4.1.2 加大法律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日 | 第38页 |
4.1.3 重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宣传,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 第38-39页 |
4.1.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救济机制,改变落后传统观念 | 第39-40页 |
4.1.5 摒弃黄色文化,监督新型媒介,净化社会环境 | 第40-41页 |
4.1.6 加强对社会娱乐场所、网吧的监管 | 第41-42页 |
4.1.7 改善社团组织发展平台,积极发挥社会组织效用 | 第42-43页 |
4.2 培养成熟个性,塑造移情能力 | 第43-44页 |
4.3 强化家庭功能,增强家庭教育责任 | 第44-47页 |
4.3.1 转变性教育观念,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教育 | 第44-45页 |
4.3.2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心理关爱 | 第45-46页 |
4.3.3 提高监护人自身素质 | 第46页 |
4.3.4 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 | 第46-47页 |
4.4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改革学校现存教育弊病 | 第47-52页 |
4.4.1 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并将其纳入整体教育体系 | 第47-48页 |
4.4.2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第48-49页 |
4.4.3 加强校园管理,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 第49-50页 |
4.4.4 完善教师队伍的选任、考核及奖惩机制,强化教师的综合考评 | 第50页 |
4.4.5 提高教师素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第50-51页 |
4.4.6 强化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 第51页 |
4.4.7 强化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 第51-52页 |
4.5 完善幼女保护立法,严厉打击性侵害幼女犯罪 | 第52-56页 |
4.5.1 健全法律机制,加大处罚成本 | 第52-53页 |
4.5.2 建立对幼女被害人心理辅导制度 | 第53-54页 |
4.5.3 建立性侵幼女国家救助制度 | 第54页 |
4.5.4 建立幼女被害人刑事代理制度 | 第54页 |
4.5.5 建立幼女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 | 第54-55页 |
4.5.6 还原父母监护责任,对监护不力的父母进行问责 | 第55页 |
4.5.7 司法实务中采取更人性的方式保护幼女的合法权益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