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电磁干扰麦克风的防窃听技术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3-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意义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论文结构第17-18页
2 防窃听技术的基本思想第18-24页
    2.1 驻极体麦克风传感器第18-20页
    2.2 EMI干扰模拟传感器原理第20-21页
    2.3 EMI攻击的可行性验证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防窃听关键技术解析第24-34页
    3.1 电路抗EMI设计第24-25页
    3.2 天线理论第25-30页
        3.2.1 天线增益第25-29页
        3.2.2 天线极化理论第29-30页
    3.3 干扰信号传播理论第30-33页
        3.3.1 近场及远场通信第30-32页
        3.3.2 远场通信Friis模型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麦克风干扰特性研究第34-42页
    4.1 共振频率第34-35页
    4.2 实验验证第35-41页
        4.2.1 确定设备的共振频率第35-40页
        4.2.2 EMI信号干扰第40-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防窃听方案设计第42-54页
    5.1 汉语语音干扰模式第42-45页
    5.2 确定防窃听器数量第45-49页
    5.3 录音设备与干扰天线之间的极化角度范围第49-52页
    5.4 方法概述第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6 防窃听系统测量结果分析第54-64页
    6.1 实验设置第54页
        6.1.1 测试条件第54页
    6.2 防窃听设备受干扰频率范围实验第54-56页
        6.2.1 录音设备共振频率范围第54-56页
    6.3 EMI干扰实验结果第56-60页
    6.4 防窃听器干扰距离实验第60-62页
    6.5 同一型号不同批次录音设备干扰频段对比第62页
    6.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7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7.1 工作总结第64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Mn-Cu半焦吸附剂的超声辅助加压浸渍法制备及其脱硫与再生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腐植酸和单宁酸基水煤浆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