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按体制分论文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第10-11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第13-24页
    2.1 绘图技术介绍第13-15页
        2.1.1 GDI+技术第13页
        2.1.2 GDI+基本绘图方法第13-14页
        2.1.3 双缓冲技术第14-15页
    2.2 相关算法介绍第15-19页
        2.2.1 四阶变换矩阵的基本算法第15-16页
        2.2.2 五阶变换矩阵平移算法第16-18页
        2.2.3 一次指数衰减算法第18-19页
    2.3 多线程第19-21页
        2.3.1 多线程工作原理第19页
        2.3.2 多线程优先级和同步第19-21页
        2.3.3 多线程优缺点第21页
    2.4 定时器第21-22页
        2.4.1 MFC定时器的使用第21-22页
        2.4.2 定时器优缺点第22页
    2.5 本章总结第22-24页
第3章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需求分析第24-36页
    3.1 雷达原理第24-27页
        3.1.1 雷达的组成第24页
        3.1.2 雷达的功能第24-26页
        3.1.3 雷达余辉原理第26-27页
    3.2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结构功能分析第27-35页
        3.2.1 导调控制子系统结构功能分析第28-30页
        3.2.2 收发分机子系统结构功能分析第30-33页
        3.2.3 显示分机子系统结构功能分析第33-34页
        3.2.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结构功能分析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的设计第36-46页
    4.1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第36-38页
        4.1.1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框架设计第36页
        4.1.2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工作流程设计第36-37页
        4.1.3 雷达PPI显框架设计第37-38页
    4.2 回波数据处理第38-42页
        4.2.1 UTM投影原理第38-39页
        4.2.2 UTM投影公式第39-40页
        4.2.3 坐标转换第40-41页
        4.2.4 双向循环链表第41-42页
    4.3 建立雷达余辉仿真模型第42-45页
        4.3.1 余辉仿真瓶颈第42-43页
        4.3.2 解决雷达余辉仿真瓶颈的方法第43-44页
        4.3.3 雷达余辉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的实现第46-67页
    5.1 海防雷达仿真系统的实现第46-54页
        5.1.1 导调控制子系统的实现第46-48页
        5.1.2 收发分机子系统的实现第48-52页
        5.1.3 显示分机子系统的实现第52-54页
    5.2 雷达PPI显的仿真实现第54-66页
        5.2.1 雷达PPI显外观实现第54-55页
        5.2.2 回波数据绘制第55-63页
        5.2.3 余辉的仿真实现第63-66页
    5.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论文总结第67页
    6.2 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气形成对GDI发动机微粒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基于试验设计的车身非光滑表面气动减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