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球根花卉类论文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NFT1基因在开花和休眠中的功能分析

论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21页
    1 植物休眠的分子机制第13-14页
    2 开花相关的调节第14-16页
    3 开花和休眠的共同调节机制第16-17页
    4 影响开花和休眠的因素第17-18页
    5 中国水仙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8-21页
第二章 中国水仙NFT1基因的表达与开花和休眠的关系第21-73页
    前言第21-2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2-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69页
        2.1 中国水仙NFT1基因与开花的关系第33-46页
            2.1.1 NFT1基因在水仙中的空间特异性表达第33页
            2.1.2 NFT1基因在水仙三年生鳞生长点中的表达模式第33-35页
            2.1.3 一天内叶片中NFT1的表达量变化第35-36页
            2.1.4 异源表达的中国水仙NFT1基因对拟南芥开花的影响第36-46页
        2.2 鳞茎储存期间温度与水仙开花及NFT1表达的影响第46-56页
            2.2.1 不同的温度处理水仙鳞茎对发芽和抽薹的影响第46-49页
            2.2.2 不同温度处理的水仙鳞茎对芽点中NFT1表达量的影响第49-56页
        2.3 鳞茎储存期间不同时期施加外源乙烯与水仙开花及NFT1表达的影响第56-62页
            2.3.1 不同时期外源乙烯处理水仙鳞茎对解除休眠与抽薹的影响第56-58页
            2.3.2 不同时期外源乙烯处理的水仙鳞茎芽点中NFT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第58-62页
        2.4 全光照条件和全黑暗条件处理水仙鳞茎对NFT1表达量的影响第62-64页
        2.5 中国水仙NFT1基因与休眠的关系第64-69页
            2.5.1 NFT1基因在一、二、三年生鳞茎芽点中的表达量变化第64-66页
            2.5.2 中国水仙从生长转入休眠NFT1在叶片和生长点中的表达量变化第66-69页
    3 讨论第69-73页
        3.1 中国水仙NFT1基因与开花的关系第69-70页
        3.2 高温的积累是水仙开花的必要条件第70-71页
        3.3 中国水仙NFT1基因和休眠的关系第71-73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附录第8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r48缺失通过影响ERK信号通路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
下一篇:腹毛目纤毛虫包囊游仆虫休眠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