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形成及演化论文--土壤分析论文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土壤理化信息检测方法研究

致谢第7-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主要英文缩写表第24-26页
第一章 绪论第26-5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6-28页
    1.2 常用元素分析方法的简介和比较第28-30页
        1.2.1 常用元素分析方法简介第28-30页
        1.2.2 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第30页
    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理论基础第30-41页
        1.3.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简介第30-32页
        1.3.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第32-33页
        1.3.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物理模型第33页
        1.3.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物理参数第33-41页
    1.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土壤检测的研究现状第41-48页
        1.4.1 LIBS技术对土壤大量营养元素的检测第42-43页
        1.4.2 LIBS技术对土壤中金属元素的检测第43-47页
        1.4.3 LIBS技术对土壤相关物质的检测第47-48页
    1.5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土壤检测存在的问题第48页
    1.6 本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48-49页
    1.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50-75页
    2.1 前言第50页
    2.2 实验仪器第50-59页
        2.2.1 激光器第50-53页
        2.2.2 光谱仪第53-54页
        2.2.3 光电探测器第54-56页
        2.2.4 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第56页
        2.2.5 附属装置第56-57页
        2.2.6 光路系统第57-59页
    2.3 LIBS数据处理方法第59-74页
        2.3.1 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第59-62页
        2.3.2 数据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第62-73页
        2.3.3 数据处理软件工具第73-74页
    2.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三章 影响土壤等离子体特性的因素分析第75-97页
    3.1 前言第75-76页
    3.2 LIBS系统参数对土壤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第76-83页
        3.2.1 脉冲能量第76-78页
        3.2.2 重复频率第78页
        3.2.3 延迟时间第78-80页
        3.2.4 采集方式第80-81页
        3.2.5 聚焦透镜到样品距离第81-83页
        3.2.6 气体环境等其他因素第83页
    3.3 土壤状态参数对土壤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第83-87页
        3.3.1 土壤水分含量第84-85页
        3.3.2 土壤颗粒大小第85-86页
        3.3.3 土壤紧实度第86-87页
    3.4 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等离子体的影响第87-96页
        3.4.1 实验设计第88-90页
        3.4.2 目标函数第90-91页
        3.4.3 实验结果分析第91-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四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土壤类型的判别分析研究第97-118页
    4.1 前言第97-98页
    4.2 标准土壤样品第98-100页
    4.3 试验装置与数据采集第100-101页
    4.4 元素发射谱线的识别第101-104页
    4.5 土壤样品LIBS光谱的主成分分析第104-108页
    4.6 土壤样品判别分析模型的建立和比较第108-112页
        4.6.1 PLS-DA判别模型第108页
        4.6.2 SIMCA判别模型第108-110页
        4.6.3 LS-SVM判别模型第110-111页
        4.6.4 三种判别模型结果的比较第111-112页
    4.7 基于所选特征谱线的不同类型土壤的判别分析第112-117页
        4.7.1 不同类型土壤样本的采集第112-114页
        4.7.2 不同类型土壤的LIBS光谱特性第114-116页
        4.7.3 不同类型土壤LIBS光谱的主成分分析第116-117页
        4.7.4 LIBS-LS-SVM判别分析第117页
    4.8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五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土壤主要金属元素定量分析研究第118-141页
    5.1 前言第118-119页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19-122页
    5.3 土壤元素分析谱线的识别第122-126页
        5.3.1 土壤等离子体谱线的特征第122页
        5.3.2 土壤中主要元素的谱线归属识别第122-126页
    5.4 基于定标曲线的金属元素定量分析第126-134页
        5.4.1 基于谱线强度定标分析第126-128页
        5.4.2 基于谱线峰值积分强度的定标分析第128-131页
        5.4.3 基于Si元素内标的定标分析第131-134页
    5.5 基于自由定标方法的金属元素定量分析第134-136页
        5.5.1 土壤等离子体谱线的参数特性第134-135页
        5.5.2 自由定标法对元素含量的计算第135-136页
    5.6 基于多元回归的金属元素定量分析第136-140页
    5.7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第六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土壤重金属铅和镉的检测第141-154页
    6.1 前言第141-143页
    6.2 土壤样品准备第143页
    6.3 实验仪器与数据采集第143-144页
    6.4 重金属Pb和Cd的等离子体谱线特性第144-147页
        6.4.1 Pb和Cd特征谱线的选择第144-145页
        6.4.2 Pb和Cd元素的谱线特征分析第145-147页
    6.5 重金属Pb元素的定量分析第147-151页
        6.5.1 重金属Pb的定标分析第147-150页
        6.5.2 重金属Pb定标方法的比较第150-151页
    6.6 重金属Cd元素的定量分析第151-153页
    6.7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4-158页
    7.1 结论第154-15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56页
    7.3 展望第156-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81页
作者简介第181-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印刷叉指微电极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和黄曲霉毒素
下一篇: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生物合成及性质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