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资源衰退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3-17页
        1.2.1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第13-16页
        1.2.2 云南省资源型城市与资源衰退型城市概述第16-17页
    1.3 研究意义第17-19页
    1.4 土地利用分类方式第19-20页
    1.5 主要研究的内容第20-21页
        1.5.1 基于生态安全的个旧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特征分析第20页
        1.5.2 个旧城市建成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与评估第20-21页
        1.5.3 个旧城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影响用地分析第21页
        1.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转型策略研究第21页
    1.6 技术路线第21-24页
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第24-33页
    2.1 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评述第24-27页
        2.1.1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2.1.2 国内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进展第26-27页
    2.2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进展述评第27-29页
    2.3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与评价研究进展述评第29-30页
    2.4 资源衰退型城市个旧的研究进展述评第30-33页
3 研究区概况第33-38页
    3.1 自然概况第33-35页
        3.1.1 区域位置第33页
        3.1.2 地形地貌第33页
        3.1.3 气候第33-34页
        3.1.4 土壤及植物资源第34页
        3.1.5 矿产资源第34-35页
    3.2 个旧生态环境问题第35页
    3.3 个旧城市发展历史沿革第35-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4 个旧市域范围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用地布局分析第38-51页
    4.1 个旧市域范围土地利用约束性条件分析第38页
    4.2 研究目的第38-39页
    4.3 研究方法第39-45页
        4.3.1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第39页
        4.3.2 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分类第39-41页
        4.3.3 土地利用变化度量指标选取第41-44页
        4.3.4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信息获取第44-45页
            4.3.4.1 研究数据来源第44页
            4.3.4.2 研究信息获取第44-45页
    4.4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45-50页
        4.4.1 土地利用变化结果第45-49页
            4.4.1.1 生态安全支撑用地土地利用变化结果第45-46页
            4.4.1.2 生态安全维系用地土地利用变化结果第46-47页
            4.4.1.3 生态安全消耗与警戒用地土地利用变化结果第47-48页
            4.4.1.4 三种生态安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结果第48-49页
        4.4.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结果分析第49-50页
    4.5 小结第50-51页
5 个旧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与评估第51-72页
    5.1 个旧建成区土地利用约束性条件分析第51-52页
    5.2 研究目的第52-53页
    5.3 研究方法第53-68页
        5.3.1 建成区土地分类第53-54页
        5.3.2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选取第54-58页
            5.3.2.1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第54-55页
            5.3.2.2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第55-56页
            5.3.2.3 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第56-58页
        5.3.3 数据来源第58页
        5.3.4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8-60页
        5.3.5 建立PCA——K均值聚类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第60-67页
        5.3.6 基于K均值聚类的等级评估第67-68页
    5.4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68-71页
        5.4.1 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第68-69页
        5.4.2 PCA-K均值聚类等级评估结果第69-71页
    5.5 小结第71-72页
6 个旧城市主城区生态环境效益影响用地景观格局分析第72-81页
    6.1 主城区生态环境效益影响类用地土地利用约束性条件分析第72页
    6.2 研究目的第72-73页
    6.3 研究方法第73-76页
        6.3.1 生态环境效益影响类用地分类第73-74页
        6.3.2 景观格局分析指标的选取与释义第74-76页
        6.3.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第76页
    6.4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76-80页
        6.4.1 生态环境效益影响类用地现状第76-77页
        6.4.2 绿地景观要素特征计算结果分析第77-78页
        6.4.3 绿地景观异质性计算结果分析第78-79页
        6.4.4 绿地景观空间特征计算结果分析第79-80页
    6.5 小结第80-81页
7 资源衰退型城市个旧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转型策略第81-91页
    7.1 个旧市域范围用地功能布局调整第81-84页
        7.1.1 城镇职能布局调整第81页
        7.1.2 城市生产力布局调整第81-82页
        7.1.3 市域范围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第82-84页
            7.1.3.1 生态安全用地布局调控第82-83页
            7.1.3.2 个旧北部地区用地布局调整第83-84页
            7.1.3.3 个旧南部地区用地布局调整第84页
    7.2 个旧建成区范围的用地功能布局调整第84-85页
    7.3 主城区城市绿地布局调整第85-86页
    7.4 特殊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调控第86-88页
        7.4.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区第86-87页
        7.4.2 城市塌陷区第87-88页
    7.5 土地利用经济策略调整第88-91页
        7.5.1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的更新第88-89页
        7.5.2 促进建立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系统第89-90页
        7.5.3 着重建立完善的第三产业体系第90-91页
8 主要结论与讨论第91-96页
    8.1 主要结论第91-93页
        8.1.1 市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日趋向合理化发展第91页
        8.1.2 建成区内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呈正向发展态势第91-92页
        8.1.3 生态环境效益是对建成区土地利用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第92页
        8.1.4 主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力不强第92-93页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93-94页
        8.2.1 提出了基于研究区转型调控目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第93-94页
        8.2.2 基于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城市转型策略第94页
    8.3 讨论与研究展望第94-96页
附录第9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读博期间的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厚垣孢普克尼亚菌产生的金轮霉素对秀丽隐杆线虫作用靶点的研究
下一篇:云南腾冲热泉嗜热原核微生物资源挖掘和高温木聚糖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