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生命、生命成长、生命意义的界定 | 第7-12页 |
(一) 理解生命 | 第7-9页 |
(二) 生命成长 | 第9-10页 |
(三) 生命意义 | 第10-12页 |
二、分析现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漠视 | 第12-17页 |
(一) 重视学科的普及性,漠视生命存在 | 第12-13页 |
(二) 注重“心理和行为”辅导,忽视生命体验 | 第13-14页 |
(三) 方法简单,压抑了生命的创造力 | 第14页 |
(四) 行现教育的弊端损害了身心健康,造成生命扭曲 | 第14-17页 |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一) 心理健康教育是直面人生命的活动 | 第17页 |
(二) 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成长的本身内涵 | 第17-18页 |
(三) 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生命成长,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 | 第18-20页 |
四、实现生命成长与心理健康教育建构 | 第20-23页 |
(一) 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 | 第20-21页 |
(二) 回归生活,体验真实生命 | 第21页 |
( 三) 尊重生命主体,发挥生命的创造力 | 第21-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阅读文献 | 第26-29页 |
后记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