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 (三)访谈法 | 第11页 |
| 三、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 (一)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 1.自考助学的定义 | 第12页 |
| 2.高校自考助学的定义 | 第12-13页 |
| (二)关于自考助学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1.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 2.管理学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苏州大学自考助学现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7-28页 |
| (一)苏州大学自考助学的基本现状 | 第17页 |
| (二)问卷数据反馈 | 第17-21页 |
| (三)苏州大学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 1.招生就业问题 | 第21页 |
| 2.教学管理问题 | 第21-22页 |
| 3.学生管理问题 | 第22-23页 |
| (四)苏州大学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 1.管理决策原因 | 第24-25页 |
| 2.自身内部原因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完善苏州大学自考助学管理的对策 | 第28-43页 |
| (一)加强宣传,提高自考助学办学的认识 | 第28页 |
| 1.加强宣传 | 第28页 |
| 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 第28页 |
| (二)规范招生,严把入学关 | 第28-30页 |
| 1.规范招生宣传 | 第28-29页 |
| 2.严把资格审查 | 第29页 |
| 3.加强合作办学 | 第29-30页 |
| (三)加强自考助学班级管理 | 第30-34页 |
| 1.设立班级管理工作岗位 | 第30页 |
| 2.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 第30-33页 |
| 3.选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 | 第33-34页 |
| (四)强化自考助学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 第34-37页 |
| 1. 稳定的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教风 | 第34-35页 |
| 2.做好课程改革工作,深化实践教学 | 第35页 |
|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第35页 |
| 4.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 第35-36页 |
| 5.开展网络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 第36页 |
| 6.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提高监督质量 | 第36-37页 |
| (五)在“助学”的同时注重“助人” | 第37-41页 |
| 1.加强学生宿舍管理,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 第37-38页 |
| 2.建立学生会组织,提高学生工作积极性 | 第38-39页 |
| 3.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归属感 | 第39-40页 |
| 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 第40-41页 |
| (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 第41-43页 |
| 1.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 第41页 |
| 2.开展职前培训 | 第41-42页 |
| 3.参与高校校园招聘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附录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