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内燃机动力装置论文--柴油机论文

某型船用柴油机连杆动态强度计算及实验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意义与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连杆载荷处理第11-12页
        1.2.2 连杆静态有限元强度计算第12页
        1.2.3 连杆瞬态有限元强度分析计算第12-13页
        1.2.4 连杆强度实验第13页
    1.3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有限元计算相关理论第14-1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机构运动学分析第20-26页
    2.1 机构运动学分析原理第20-21页
    2.2 机构运动学建模及分析第21-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连杆静态强度分析第26-49页
    3.1 连杆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3.2 连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7-31页
        3.2.1 材料参数设置第27-28页
        3.2.2 接触算法设置第28-29页
        3.2.3 有限元网格划分第29-30页
        3.2.4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30-31页
    3.3 未简化螺纹连杆计算结果第31-42页
        3.3.1 连杆装配状态强度分析第31-33页
        3.3.2 最大受压工况计算结果分析第33-38页
        3.3.3 最大受拉工况计算结果分析第38-42页
    3.4 简化螺纹连杆计算结果第42-44页
        3.4.1 最大受压工况计算结果分析第42-43页
        3.4.2 最大受拉工况计算结果分析第43-44页
    3.5 对比分析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连杆瞬态动力学分析第49-63页
    4.1 实体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4.2 有限元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设置第50页
    4.3 载荷及约束条件第50-51页
    4.4 计算结果分析第51-62页
        4.4.1 瞬态分析第51-55页
        4.4.2 验证分析第55-56页
        4.4.3 最大受压工况第56-59页
        4.4.4 最大受拉工况第59-60页
        4.4.5 对比分析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连杆拉压实验分析第63-73页
    5.1 实验设备第63-66页
    5.2 实验过程第66-70页
        5.2.1 应变片的粘贴第66-67页
        5.2.2 桥路的选择第67-68页
        5.2.3 导线连接第68页
        5.2.4 将连杆组件固定在实验台架上第68-69页
        5.2.5 实验步骤第69-70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0-71页
        5.3.1 实验结果第70-71页
        5.3.2 实验数据分析第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几何涡轮气动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二回路热力系统热经济分析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