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甘孜-玉树断裂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巴塘断裂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构造地貌与数字地貌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4 活动构造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貌背景 | 第19-24页 |
2.1 区域地貌特征 | 第19-20页 |
2.2 地质构造背景 | 第20-21页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21-24页 |
第3章 巴塘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 | 第24-32页 |
3.1 地形形态的基本空间分析 | 第24-30页 |
3.1.1 坡度 | 第24-25页 |
3.1.2 地形起伏度 | 第25-28页 |
3.1.3 地形形态分析 | 第28-29页 |
3.1.4 地形剖面分析 | 第29-30页 |
3.2 水系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巴塘断裂的分段性及几何结构特征 | 第32-40页 |
4.1 巴塘断裂的分段性 | 第32-38页 |
4.1.1 扎达段 | 第32-35页 |
4.1.2 下巴塘段 | 第35-36页 |
4.1.3 各琼达段 | 第36页 |
4.1.4 营房段 | 第36-37页 |
4.1.5 再弄达段 | 第37-38页 |
4.2 断裂几何结构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第5章 巴塘断裂的活动性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分析 | 第40-54页 |
5.1 巴塘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及运动学特征 | 第40-44页 |
5.1.1 巴塘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 | 第40-42页 |
5.1.2 巴塘断裂的运动学特征 | 第42-44页 |
5.2 古地震研究 | 第44-49页 |
5.2.1 希弄达探槽分析 | 第44-45页 |
5.2.2 上巴塘探槽分析 | 第45-46页 |
5.2.3 岔莱村探槽分析 | 第46-49页 |
5.3 巴塘断裂地震空区未来大震危险性及发震能力判断 | 第49-50页 |
5.4 巴塘断裂的成因机制及构造意义分析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