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11-20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1.2.1 民族区域自治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2.2 辅助性原则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 1.3 本文新颖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 民族区域自治概述 | 第20-24页 |
| 2.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 | 第20页 |
| 2.2 民族区域自治与一般地方自治的区别 | 第20-21页 |
| 2.2.1 自治权的形成基础不同 | 第21页 |
| 2.2.2 自治权的范围不同 | 第21页 |
| 2.3 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21-22页 |
| 2.4 民族区域自治中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 第22-24页 |
| 2.4.1 纵向权限划分不明确 | 第22页 |
| 2.4.2 各级自治权之间相互干扰 | 第22页 |
| 2.4.3 民族区域自治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 | 第22-23页 |
| 2.4.4 解决之道 | 第23-24页 |
| 3 辅助性原则剖析 | 第24-34页 |
| 3.1 辅助性原则的含义及起源 | 第24-25页 |
| 3.1.1 辅助性原则的含义 | 第24-25页 |
| 3.1.2 辅助性原则的起源 | 第25页 |
| 3.2 辅助性原则之域外适用情况 | 第25-28页 |
| 3.2.1 作为欧盟宪法性原则之辅助性原则 | 第26-27页 |
| 3.2.2 运行于一国(地区)之内之辅助性原则 | 第27-28页 |
| 3.3 辅助性原则用之于民族区域自治 | 第28-34页 |
| 3.3.1 从辅助性原则视角审视民族区域自治现状 | 第29-30页 |
| 3.3.2 从辅助性原则视角界定权限划分标准 | 第30-31页 |
| 3.3.3 辅助性原则的合宪性论证 | 第31-34页 |
| 4 辅助性原则视角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权限划分 | 第34-44页 |
| 4.1 中央与自治区的权限划分:以中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第35-38页 |
| 4.1.1 中央专属 | 第35-36页 |
| 4.1.2 共同领域 | 第36-38页 |
| 4.2 自治区与自治州的权限划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 | 第38-40页 |
| 4.2.1 自治区专属 | 第38-39页 |
| 4.2.2 共同领域 | 第39-40页 |
| 4.3 自治州与自治县的权限划分: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例 | 第40-41页 |
| 4.3.1 自治州专属 | 第40-41页 |
| 4.3.2 共同领域 | 第41页 |
| 4.4 自治县与民族乡的权限划分: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与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为例 | 第41-44页 |
| 4.4.1 自治县专属 | 第42页 |
| 4.4.2 共同领域 | 第42-44页 |
| 5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