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问题探讨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企业融资相关文献第12-15页
        1.2.2“类金融”融资相关文献第15-17页
        1.2.3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18页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第18-20页
2 “类金融”融资方式理论概述第20-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2.1.1 融资方式第20-21页
        2.1.2 供应链融资第21-22页
        2.1.3“类金融”融资第22页
    2.2 融资方式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页
        2.2.2 交易成本理论第23-24页
        2.2.3 优序融资理论第24页
    2.3 企业“类金融”融资问题的主要内容第24-26页
        2.3.1 企业“类金融”融资的适用条件第24-25页
        2.3.2 企业“类金融”融资的风险控制第25页
        2.3.3 企业“类金融”融资的保障措施第25-26页
3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背景介绍第26-34页
    3.1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外部环境第26-28页
        3.1.1 证券市场尚不健全第26页
        3.1.2 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第26-27页
        3.1.3 银行贷款门槛高第27页
        3.1.4 供应商产能出现过剩趋向第27-28页
    3.2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内部环境第28-30页
        3.2.1 自身财务体系比较透明稳健第28-29页
        3.2.2 资金使用率较高第29-30页
        3.2.3 市场拓展空间广阔第30页
    3.3 苏宁云商采用“类金融”融资的动因第30-31页
        3.3.1 “类金融”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第30-31页
        3.3.2 “类金融”融资数额较大第31页
        3.3.3 “类金融”融资规模持续稳定第31页
    3.4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前后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变化第31-34页
        3.4.1 “类金融”融资前后的经营状况变化第31-32页
        3.4.2 “类金融”融资前后的财务状况变化第32-34页
4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实施过程第34-42页
    4.1 营造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适用环境第34-38页
        4.1.1 以“类金融”融资为其他融资的基础第34-35页
        4.1.2 控制传统融资方式的使用比例第35-36页
        4.1.3 加强企业的综合能力第36-38页
    4.2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风险控制第38-40页
        4.2.1 “类金融”融资前的风险调查与评估第38-39页
        4.2.2 “类金融”融资中的动态风险监控第39-40页
        4.2.3 “类金融”融资后与其他融资的协调配合第40页
    4.3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保障措施第40-42页
        4.3.1 完善供应商关系的管理第40-41页
        4.3.2 维持较低的扩张成本第41页
        4.3.3 改进营运资金周转速度第41-42页
5 基于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启示第42-48页
    5.1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的经验第42-44页
        5.1.1 以“类金融”融资为基础确保融资顺利进行第42-43页
        5.1.2 “类金融”融资配合其他融资控制风险第43页
        5.1.3 供应商关系管理确保“类金融”融资的实施第43-44页
    5.2 苏宁云商“类金融”融资重点关注方面第44-48页
        5.2.1 避免过度使用“类金融”融资的趋势第44-45页
        5.2.2 提高商业信誉和渠道价值第45-46页
        5.2.3 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第46页
        5.2.4 增加营运资金的流动性第46-48页
6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治关联公司的过度融资问题探讨--以无锡尚德集团为例
下一篇:优酷土豆横向并购的协同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