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传染病学论文--病毒病论文

小反刍兽疫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缩略表(Abbreviation)第13-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3页
    1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第15-16页
    2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6-19页
        2.1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形态结构第16页
        2.2 小反刍兽疫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第16-18页
        2.3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理化性质第18页
        2.4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复制过程第18-19页
    3 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第19-20页
    4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第20-21页
    5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及疫苗研究现状第21-22页
        5.1 传统疫苗第21页
        5.2 新型疫苗的发展第21-22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50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8页
        2.1.1 质粒、菌株、病毒、细胞系、血清、试剂盒和实验动物第23页
        2.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第23-24页
        2.1.3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第24-25页
        2.1.4 主要缓冲液(溶液)及其配制第25-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50页
        2.2.1 PPRV N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8-40页
            2.2.1.1 病毒扩增第28页
            2.2.1.2 N基因引物的设计第28页
            2.2.1.3 病毒总RNA的提取第28-29页
            2.2.1.4 N基因的扩增第29-30页
            2.2.1.5 DNA片段的回收纯化第30页
            2.2.1.6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第30页
            2.2.1.7 连接反应第30-31页
            2.2.1.8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1页
            2.2.1.9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31页
            2.2.1.10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1页
            2.2.1.11 pET-28a-PPRV-N的诱导表达第31-32页
            2.2.1.12 重组蛋白可溶性分析第32页
            2.2.1.13 表达产物pET-28a-PPRV-N的SDS-PAGE分析第32页
            2.2.1.14 表达产物pET-28a-PPRV-N的Western Blot分析第32页
            2.2.1.15 pET-28a-PPRV-N蛋白的纯化及定量第32-33页
            2.2.1.16 动物免疫第33-34页
            2.2.1.17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4页
            2.2.1.18 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的免疫效价第34-35页
            2.2.1.19 SP2/0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第35页
            2.2.1.20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第35页
            2.2.1.21 饲养细胞的制备第35-36页
            2.2.1.22 细胞融合第36页
            2.2.1.23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第36页
            2.2.1.2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第36-37页
            2.2.1.25 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计数第37页
            2.2.1.26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第37页
            2.2.1.27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检测第37-38页
            2.2.1.28 单克隆抗体的亚型鉴定第38页
            2.2.1.29 单克隆抗体的IFA分析第38页
            2.2.1.30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第38页
            2.2.1.31 单克隆抗体靶抗原表位区域的分析第38-39页
            2.2.1.32 小片段的原核表达第39页
            2.2.1.33 单克隆抗体靶抗原表位的初步判定第39-40页
            2.2.1.34 单克隆抗体阻断活性分析第40页
        2.2.2 PPRV N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40-45页
            2.2.2.1 N基因和M13引物的设计第40-41页
            2.2.2.2 PPRV-bac-N基因的扩增第41页
            2.2.2.3 DNA片段的回收纯化第41页
            2.2.2.4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第41页
            2.2.2.5 连接反应第41页
            2.2.2.6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41-42页
            2.2.2.7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42页
            2.2.2.8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42页
            2.2.2.9 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第42页
            2.2.2.10 重组穿梭质粒的提取第42-43页
            2.2.2.11 重组穿梭质粒的鉴定第43页
            2.2.2.12 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RV-N的获得第43-44页
            2.2.2.13 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RV-N的扩增第44页
            2.2.2.14 重组蛋白Bacmid-PPRV-N的IFA分析第44页
            2.2.2.15 重组蛋白Bacmid-PPRV-N的Western Blot分析第44页
            2.2.2.16 重组蛋白Bacmid-PPRV-N的表达特性第44-45页
            2.2.2.17 重组蛋白Bacmid-PPRV-N与N蛋白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检测第45页
        2.2.3 PPRV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第45-50页
            2.2.3.1 腹水的纯化第45页
            2.2.3.2 纯化腹水的标记第45-46页
            2.2.3.3 标记抗体效价的分析第46页
            2.2.3.4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及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46页
            2.2.3.5 封闭液的确定第46-47页
            2.2.3.6 样品稀释液的确定第47页
            2.2.3.7 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7页
            2.2.3.8 酶标二抗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7页
            2.2.3.9 底物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7-48页
            2.2.3.10 阻断ELISA的临界值第48页
            2.2.3.11 批内重复试验第48页
            2.2.3.12 批间重复试验第48页
            2.2.3.13 敏感性试验第48页
            2.2.3.14 特异性试验第48页
            2.2.3.15 符合率试验第48-49页
            2.2.3.16 保存期试验第49页
            2.2.3.17 统计学分析第49-5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0-79页
    3.1 PPRV N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0-60页
        3.1.1 N基因片段PCR扩增及克隆质粒的鉴定第50-51页
        3.1.2 pET-28a-PPRV-N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第51-53页
        3.1.3 pET-28a-PPRV-N蛋白最佳抗原包被浓度的测定第53页
        3.1.4 小鼠免疫效价的检测第53-54页
        3.1.5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第54页
        3.1.6 杂交瘤细胞遗传稳定性的分析第54-55页
        3.1.7 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检测第55-56页
        3.1.8 单克隆抗体亚型的鉴定第56页
        3.1.9 单克隆抗体的IFA检测第56-57页
        3.1.10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第57页
        3.1.11 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的检测第57-59页
            3.1.11.1 小片段的原核表达分析第57-58页
            3.1.11.2 N蛋白抗原表位的区域分析第58-59页
        3.1.12 单克隆抗体阻断活性分析第59-60页
    3.2 PPRV N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60-65页
        3.2.1 PPRV-bac-N基因片段PCR扩增及克隆质粒的鉴定第60-61页
        3.2.2 穿梭质粒bacmid-PPRV-N的鉴定第61-62页
        3.2.3 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RV-N的获得第62页
        3.2.4 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RV-N蛋白的IFA分析第62-63页
        3.2.5 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RV-N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第63-65页
        3.2.6 重组杆状病毒Bacmid-PPRV-N蛋白与N蛋白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检测第65页
    3.3 PPRV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第65-76页
        3.3.1 腹水的纯化第65-66页
        3.3.2 纯化腹水标记后效价测定第66页
        3.3.3 方阵滴定法测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及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第66-67页
        3.3.4 最佳封闭液的确定第67-68页
        3.3.5 最佳样品稀释液的确定第68页
        3.3.6 血清最佳孵育时间的确定第68-69页
        3.3.7 酶标二抗最佳孵育时间的确定第69-70页
        3.3.8 底物最佳孵育时间的确定第70页
        3.3.9 临界值的确定第70-71页
        3.3.10 阻断ELISA的操作程序第71页
        3.3.11 PPRV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评价第71-76页
            3.3.11.1 批内重复性第71-72页
            3.3.11.2 批间重复性第72-73页
            3.3.11.3 敏感性试验第73页
            3.3.11.4 特异性试验第73-74页
            3.3.11.5 符合率试验第74-75页
            3.3.11.6 保存期试验第75-76页
    3.4 讨论第76-79页
        3.4.1 PPRV N蛋白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76-77页
        3.4.2 PPRV N蛋白杆状病毒真核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77页
        3.4.3 PPRV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第77-79页
第四章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4切割STAT2分子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褪黑激素促进鹿茸间充质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