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6-23页 |
2.1 高校 | 第16-17页 |
2.2 高校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 第17-19页 |
2.3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2.3.1 绩效管理及绩效评估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3.2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 第20-21页 |
2.3.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理论 | 第21-23页 |
3 高校绩效考核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 第23-36页 |
3.1 平衡计分卡及其运用现状 | 第23-26页 |
3.1.1 平衡计分卡原理 | 第23-25页 |
3.1.2 平衡计分卡运用现状 | 第25-26页 |
3.2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适用性 | 第26-29页 |
3.3 平衡汁分在高校绩效评估指标设计 | 第29-36页 |
3.3.1 高校绩效评估指标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3.3.2 高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第30-32页 |
3.3.3 高校绩效评估指标权重设计 | 第32-36页 |
4 H高校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36-50页 |
4.1 H高校简介 | 第36页 |
4.2 绩效评估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4.2.1 该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2.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4.2.3 现状总结 | 第38-39页 |
4.3 H高校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4.3.1 样本数据的采集 | 第39-40页 |
4.3.2 指标数据的处理 | 第40-41页 |
4.4 各级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分析 | 第41-45页 |
4.4.1 一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分析 | 第41页 |
4.4.2 二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分析 | 第41-44页 |
4.4.3 指标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分析 | 第44-45页 |
4.5 指标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第45-50页 |
4.5.1 —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47页 |
4.5.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4.5.3 评判结果的最终分析 | 第48-50页 |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50-53页 |
5.1 组织指标设计及权重的灵活使用 | 第50-51页 |
5.2 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估结果提高组织绩效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