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燃料供给系统论文

轿车油门踏板的工业设计与动力学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电子油门踏板的相关综述第13-16页
        1.2.1 电子油门控制系统的由来第13-14页
        1.2.2 电子油门踏板的结构形式第14-15页
        1.2.3 电子油门踏板力学性能优化研究第15页
        1.2.4 电子油门踏板设计规范第15-16页
    1.3 国内外油门踏板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论文课题来源第17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第17-20页
第二章 油门踏板的人机工学设计与研究第20-31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人机工程学概述第20-21页
    2.3 人体模型尺寸和踏板面尺寸的确定第21-25页
        2.3.1 ISO人体尺寸第21-22页
        2.3.2 中国人体尺寸与ISO人体尺寸的比较研究第22-23页
        2.3.3 踏板面尺寸的确定第23-24页
        2.3.4 踏板偏离矢状面的角度第24-25页
    2.4 踏板安装角以及工作转角的确定第25-27页
    2.5 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与踏板力的确定第27-28页
        2.5.1 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第27页
        2.5.2 踏板力的确定第27-28页
    2.6 设计参数汇总第28-30页
    2.7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油门踏板面的花纹设计与整体造型设计第31-37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鞋底面花纹的对比研究第31-32页
    3.3 踏板面花纹的对比分析第32-34页
    3.4 踏板面花纹的设计方案第34-35页
    3.5 油门踏板的造型设计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油门踏板用户操作体验与阻尼结构的设计第37-50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踏板阻尼结构与用户体验第37-38页
    4.3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阻尼形式第38-39页
    4.4 油门踏板阻尼结构的方案设计与仿真分析第39-47页
        4.4.1 Adams动态仿真软件介绍第40-41页
        4.4.2 方案一第41-42页
        4.4.3 方案二第42-43页
        4.4.4 方案三第43-45页
        4.4.5 方案四第45-47页
    4.5 油门踏板阻尼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其工作原理第47-49页
        4.5.1 油门踏板阻尼结构方案的选取第47页
        4.5.2 方案三可行性分析第47-48页
        4.5.3 方案三机构的优点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油门踏板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第50-65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Hypermesh和Abaqus软件的介绍第50-51页
        5.2.1 Hypermesh软件简介第50页
        5.2.2 Abaqus软件简介第50-51页
    5.3 有限元基本思想第51页
    5.4 油门踏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分析第51-59页
        5.4.1 油门踏板三维模型的创建第51-52页
        5.4.2 油门踏板有限元模型的创建第52-54页
        5.4.3 油门踏板有限元模型的计算与分析第54-57页
        5.4.4 油门踏板的刚度计算与分析第57-59页
    5.5 油门踏板模型结构的优化第59-64页
        5.5.1 应力集中处的处理第59-60页
        5.5.2 油门踏板腔盖处的优化第60-62页
        5.5.3 油门踏板质量的优化第62-63页
        5.5.4 油门踏板优化后的最大应力和变形第63-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油门踏板的造型应用第65-69页
    6.1 引言第65页
    6.2 油门踏板模型的渲染第65-66页
        6.2.1 Keyshot软件简介第65页
        6.2.2 油门踏板渲染图第65-66页
    6.3 油门踏板造型的应用场景第66-6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2页
    7.1 论文总结第69-70页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70页
    7.3 论文的不足第70页
    7.4 论文前景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研究
下一篇:等速肌力训练测试仪的人性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