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15-28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及重要意义第15-18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必然性第15-17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第17-18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第18-23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成逻辑第19-20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本质第20-22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一般规律第22-23页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第23-28页
        一、价值观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第23-25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第25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第25-28页
第二章 价值理想——从大同理想到社会主义第28-38页
    第一节 大同理想的提出与主要内容第28-32页
        一、大同理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第28-29页
        二、大同理想的主要内容第29-32页
    第二节 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的起承转合第32-38页
        一、新中国"大同世界"的落地第32-33页
        二、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生根第33-35页
        三、社会主义对大同理想的价值传承与超越第35-38页
第三章 价值原则——从群体主义到集体主义第38-49页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群体主义第38-42页
        一、群体主义的形成基础第38-39页
        二、群体主义的核心意蕴第39-40页
        三、群体主义的具体表现第40-42页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第42-49页
        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历史发展与确立第42-45页
        二、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第45-46页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对群体主义的超越与升华第46-49页
第四章 价值理念——从传统德性到现代基本价值理念第49-73页
    第一节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传统文化寻根第49-58页
        一、从"富民富国"到共同富裕第49-51页
        二、"民为邦本"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第51-55页
        三、从"礼乐教化"到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第55-56页
        四、"以和为贵"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第56-58页
    第二节 社会层面价值理念的传统文化探源第58-65页
        一、从"心性自由"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第58-60页
        二、传统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第60-62页
        三、从"无偏无颇"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第62-64页
        四、传统"以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第64-65页
    第三节 个人层面价值理念的传统文化追溯第65-73页
        一、爱国主义的深厚传统与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第65-66页
        二、传统敬业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业"第66-68页
        三、从内诚于己外信于人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第68-70页
        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根植于"仁者爱人"价值理念第70-73页
结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乔纳森·休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
下一篇:轿车油门踏板的工业设计与动力学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