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个人信息权的基础理论 | 第13-22页 |
一、信息与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一)信息的概念 | 第13页 |
(二)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三)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个人数据、个人资料的概念区分 | 第14页 |
二、个人信息权的逻辑建构 | 第14-18页 |
(一)个人信息收集与利用过程 | 第15-16页 |
(二)个人信息权的概念规范 | 第16页 |
(三)个人信息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 第16-17页 |
(四)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客体范畴界定 | 第17-18页 |
(五)个人信息权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 | 第18页 |
三、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内容与属性分析 | 第18-22页 |
(一)个人信息权的子权利分类 | 第18-20页 |
(二)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法律逻辑建构 | 第22-27页 |
一、个人信息收集与利用的法律规制 | 第22-24页 |
二、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基本法律关系 | 第24-25页 |
三、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法律规范调整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案例实践分析 | 第27-36页 |
一、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二度人脉应用模型案例分析 | 第27-32页 |
(一)社会行业利益与个人法益保护的矛盾 | 第31页 |
(二)信息财产利益与人格价值保护的矛盾 | 第31-32页 |
二、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的核心命题 | 第32-34页 |
三、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法理价值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民事应用原则 | 第36-42页 |
一、限制利用原则 | 第36-38页 |
(一)关联利用原则 | 第37页 |
(二)差别利用原则 | 第37-38页 |
(三)时间限制原则 | 第38页 |
二、信息利用自律原则 | 第38-42页 |
(一)伦理自律原则 | 第38-39页 |
(二)行业自律原则 | 第39-40页 |
(三)技术自律原则 | 第40-42页 |
第五章 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民事应用路径分析 | 第42-49页 |
一、内生性规则:达成共识的秩序规范 | 第43-44页 |
二、政府:内生性治理与参与性实践 | 第44-45页 |
三、行业组织:自律制监管与分级制惩罚 | 第45-47页 |
四、公众与社会:互助性信任与包容性增长 | 第47-49页 |
第六章 个人信息增值利用的司法实践难题探讨 | 第49-56页 |
一、严格责任原则之法理依据分析 | 第49-51页 |
二、严格责任原则之司法实践应用 | 第51-52页 |
(一)严格责任原则有利于准确认定民事责任 | 第51页 |
(二)严格责任原则使责任与权利相匹配 | 第51-52页 |
(三)信息收集利用者的免责事由 | 第52页 |
三、个人信息增值利用之损害风险评估 | 第52-56页 |
(一)运用比例原则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第53-54页 |
(二)构建风险分配体系合理负担损害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