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CTCS-3列控系统互联互通测试自动分析方法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2-14页 |
1.2.1 列控系统设备的消息发送与接收功能 | 第12-14页 |
1.2.2 互联互通测试需求分析 | 第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2 基于模型的互联互通测试结果自动分析方案设计 | 第17-33页 |
2.1 互联互通测试结果自动分析方法总体框架 | 第17-19页 |
2.2 测试序列分析 | 第19-20页 |
2.2.1 互联互通测试序列概述 | 第19页 |
2.2.2 测试序列场景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3 列控系统设备建模 | 第20-27页 |
2.3.1 建模方法与建模工具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2 时间自动机 | 第22-23页 |
2.3.3 建模工具UPPAAL | 第23-25页 |
2.3.4 列控系统设备模型与模型准确性验证 | 第25-27页 |
2.4 模型与测试平台连接 | 第27-29页 |
2.4.1 UPPAAL 中 XML 的使用 | 第27-28页 |
2.4.2 时间自动机中XML的内容 | 第28-29页 |
2.5 路径匹配与路径分析 | 第29-31页 |
2.5.1 可达性分析的引入 | 第29-30页 |
2.5.2 路径匹配与路径分析实现方案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互联互通测试结果自动分析的实现 | 第33-69页 |
3.1 测试序列分析 | 第33-40页 |
3.1.1 测试序列描述 | 第33-37页 |
3.1.2 测试序列场景分析 | 第37-40页 |
3.2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车载设备建模 | 第40-57页 |
3.2.1 车载设备时间自动机模型 | 第40-55页 |
3.2.2 车载设备外部环境建模 | 第55-56页 |
3.2.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第56-57页 |
3.3 XML文件的解析 | 第57-62页 |
3.3.1 XML文件中的信息 | 第57-61页 |
3.3.2 XML文件的加载 | 第61-62页 |
3.3.3 XML文件的读取 | 第62页 |
3.4 路径匹配方法实现 | 第62-68页 |
3.4.1 测试记录数据的读取 | 第63-64页 |
3.4.2 可达路径集生成算法 | 第64-66页 |
3.4.3 路径匹配算法 | 第66-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4 互联互通测试结果自动分析的验证 | 第69-77页 |
4.1 验证环境 | 第69-70页 |
4.2 测试流程 | 第70-71页 |
4.3 故障引入 | 第71-73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本文工作主要内容 | 第77-78页 |
5.2 本文工作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图索引 | 第83-85页 |
表索引 | 第85-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9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