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 | 第11页 |
2. 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 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四)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3-16页 |
1. 关于创业的研究动态 | 第13页 |
2. 关于创业特质的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3. 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4. 关于创业绩效的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一、创业教育及创业绩效的理论和实验分析 | 第16-25页 |
(一) 创业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16-18页 |
1. 创业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 第16页 |
2. 创业教育体系构成 | 第16-18页 |
(二) 创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1. 创业绩效的定义和内涵 | 第18页 |
2. 创业绩效的研究角度分析 | 第18-19页 |
3. 创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 | 第19页 |
(三) 创业教育对创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四) 创业教育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验分析 | 第20-25页 |
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20页 |
2. 实验的过程 | 第20-25页 |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5-42页 |
(一) 调研和实证分析的研究目的 | 第25页 |
(二)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25-27页 |
1. 校际样本属性 | 第25-26页 |
2. 区际样本属性 | 第26-27页 |
(三) 创业教育校际指标对比分析 | 第27-32页 |
1. 创业教育——课堂教育指标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2. 创业教育——师资情况指标对比分析 | 第28-29页 |
3. 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教育指标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4. 创业教育——环境支持指标对比分析 | 第30页 |
5. 创业教育——实践教育指标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6. 创业教育综合对比 | 第31-32页 |
(四) 创业教育区际指标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1. 样本属性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2. 指标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五) 大学生创业绩效结构方程分析 | 第35-42页 |
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35-37页 |
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页 |
3. 大学生创业绩效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37页 |
4. 模型参数拟合结果 | 第37-39页 |
5. 模型拟合结果 | 第39页 |
6. 大学生创业绩效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假设的AMOS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9-42页 |
三、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建议 | 第42-47页 |
(一) 培育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 第42页 |
1. 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 第42页 |
2. 转变高校教育观念 | 第42页 |
3. 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 | 第42页 |
(二) 优化校园创业教育体系 | 第42-45页 |
1. 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 | 第42-44页 |
2. 营造创业文化环境 | 第44页 |
3. 建立校园创业服务体系 | 第44页 |
4. 推进创业教育组织建设 | 第44-45页 |
(三) 完善创业教育法规与政策体系 | 第45-47页 |
1. 制定宽紧有度的创业制度、灵活便捷的创业政策 | 第45页 |
2. 完善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 第45-46页 |
3. 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制,建立多渠道创业基金来源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50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50页 |
1. 研究不足 | 第48页 |
2. 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