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 第14-22页 |
(一) 高校德育与美育的区别 | 第14-18页 |
1. 内容及意义上的区别 | 第14-17页 |
2. 途径上的不同 | 第17-18页 |
(二) 德育与美育的联系 | 第18-22页 |
1. 德育与美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相同的 | 第18-19页 |
2. 德育和美育在大学教育中互相渗透 | 第19页 |
3. 美育对大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 | 第19-22页 |
二、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基础 | 第22-30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 历史发展 | 第22-23页 |
2. 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二) 现实基础 | 第24-30页 |
1. 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的要求 | 第24-25页 |
2. 大学德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 第25-26页 |
3. 解决大学生现实道德问题的需要 | 第26-30页 |
三、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的途径 | 第30-41页 |
(一) 新的教育理念确立 | 第30-33页 |
1. 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思维体验相融合 | 第30页 |
2. 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在情感上相互渗透 | 第30-31页 |
3. 道德的教育方式和审美的心灵陶冶相结合 | 第31-32页 |
4. 道德目标与审美修养相交织 | 第32页 |
5. 道德追求与审美意义相联系 | 第32-33页 |
(二) 高校教育借用美育方法,培养道德品质 | 第33-35页 |
1. 借助自然美对大学生的道德性情陶冶 | 第33-34页 |
2. 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第34页 |
3. 借助艺术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 第34-35页 |
(三) 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 第35-37页 |
(四) 借助教师的影响力,提高德育效果 | 第37-38页 |
1. 高校教师用美的形象引导学生 | 第37-38页 |
2. 高校教师用美的品行去引导学生 | 第38页 |
(五) 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 | 第38-41页 |
1. 明确师生平等的关系 | 第39-40页 |
2. 建造情感交流的良好环境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