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论文

闽江河口区盐度梯度下潮汐沼泽湿地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3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二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三 文献综述第15-31页
        3.1 产甲烷菌简介第15页
        3.2 产甲烷菌种类的多样性第15-17页
        3.3 产甲烷菌代谢多样性第17-18页
        3.4 湿地产甲烷菌多样性检测的标记基因第18-23页
            3.4.1 16S rRNA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第18-20页
            3.4.2 功能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第20-23页
        3.5 湿地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第23-29页
            3.5.1 产甲烷菌多样性分析的分子方法第24-26页
            3.5.2 产甲烷菌丰度分析的分子方法第26-29页
        3.6 影响自然湿地产甲烷菌多样性和丰度的环境因子第29-31页
            3.6.1 盐度第29-30页
            3.6.2 底物第30页
            3.6.3 植物第30-31页
第一章 闽江河口区潮汐沼泽湿地土壤产甲烷菌的群落组成分析第31-55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31-38页
        1.1 试验材料第31-33页
            1.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1-32页
            1.1.2 研究样地概况第32-33页
            1.1.3 土壤样品第33页
        1.2 方法第33-38页
            1.2.1 土壤总DNA的提取第33-34页
            1.2.2 土壤样品mcrA基因的扩增和纯化第34-35页
            1.2.3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5页
            1.2.4 mcr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第35-37页
            1.2.5 mcrA基因的RFLP分析,测序和系统发育数的构建第37页
            1.2.6 多样性比较分析第37-38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38-52页
        2.1 湿地土壤总DNA的提取第38页
        2.2 mcrA基因的扩增和纯化第38-39页
        2.3 mcr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第39页
        2.4 mcrA基因的RFLP分析第39-42页
            2.4.1 半咸水沼泽湿地mcrA基因的RFLP分析第39-41页
            2.4.2 淡水沼泽湿地mcrA基因的RFLP分析第41-42页
        2.5 mcrA基因的多样性比较第42-43页
        2.6 mcrA基因序列分析第43-49页
            2.6.1 半咸水沼泽湿地mcr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43-44页
            2.6.2 淡水沼泽湿地mcr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44-49页
        2.7 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比较第49-52页
            2.7.1 4个湿地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比较第49-51页
            2.7.2 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垂直结构第51-52页
    第三节 讨论第52-55页
        3.1 不同盐度湿地的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第53-54页
        3.2 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垂直变化第54-55页
第二章 闽江河口区潮汐沼泽湿地土壤产甲烷菌的数量分析第55-65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1.1 试验材料第55-56页
            1.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5-56页
        1.2 样本采集第56页
        1.3 方法第56-58页
            1.3.1 DNA的提取第56页
            1.3.2 构建DNA标准品第56-57页
            1.3.3 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的建立第57-58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2.1 16S rDNA标准质粒的构建第58-59页
        2.2 16S rDNA质粒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9页
        2.3 扩增曲线图的建立第59-60页
        2.4 融解曲线分析第60-61页
        2.5 荧光定量结果第61-63页
    第三节 讨论第63-65页
第三章 闽江河口区产甲烷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第65-71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65页
        1.1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第65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65-69页
        2.1 产甲烷菌的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7-68页
        2.2 产甲烷菌的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68-69页
    第三节 讨论第69-7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4.1 结论第71-72页
    4.2 展望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个人简历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谷氨酰胺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
下一篇:补血草根提取物中的黄酮和原花色素的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及L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