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1.1 多线切割技术 | 第12-15页 |
| 1.1.1 多线磨削切割 | 第12-13页 |
| 1.1.2 多线电火花线切割 | 第13-15页 |
| 1.2 群结构电解加工技术 | 第15-20页 |
| 1.2.1 群孔管电极电解加工 | 第15-16页 |
| 1.2.2 群孔掩模电解加工 | 第16-17页 |
| 1.2.3 群电极微细电解加工 | 第17-20页 |
| 1.3 电解线切割加工技术 | 第20-23页 |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加工原理 | 第25-32页 |
| 2.1 电解加工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 2.2 电解线切割加工工艺及特点 | 第26页 |
| 2.3 多线电解线切割加工 | 第26-28页 |
| 2.3.1 多线电解线切割加工原理及特点 | 第26-27页 |
| 2.3.2 多线电解线切割加工电路 | 第27-28页 |
| 2.4 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 | 第28-31页 |
| 2.4.1 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加工原理 | 第28-29页 |
| 2.4.2 往复走丝传质原理 | 第29-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试验系统 | 第32-45页 |
| 3.1 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试验系统总体方案 | 第32-34页 |
| 3.2 走丝系统 | 第34-40页 |
| 3.2.1 多线走丝总体方案设计 | 第34-36页 |
| 3.2.2 多线走丝主要零部件设计 | 第36-40页 |
| 3.3 运动进给系统 | 第40-41页 |
| 3.3.1 运动平台 | 第40页 |
| 3.3.2 控制系统 | 第40-41页 |
| 3.4 加工监测系统 | 第41-43页 |
| 3.5 电解液循环系统 | 第43-4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往复走丝多线电解线切割工艺试验研究 | 第45-64页 |
| 4.1 多线电解线切割切缝一致性试验 | 第45-47页 |
| 4.2 电极丝数量对加工的影响 | 第47-53页 |
| 4.2.1 电极丝数量对切缝的影响 | 第47-50页 |
| 4.2.2 电极丝数量对加工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2.3 电极丝数量对加工效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 4.3 加工参数对切缝的影响 | 第53-61页 |
| 4.3.1 走丝速度对加工缝宽的影响 | 第54-55页 |
| 4.3.2 电压对加工缝宽的影响 | 第55-56页 |
| 4.3.3 频率对加工缝宽的影响 | 第56-57页 |
| 4.3.4 占空比对加工缝宽的影响 | 第57-59页 |
| 4.3.5 进给速度对加工缝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4.3.6 电解液浓度对加工缝宽的影响 | 第60-61页 |
| 4.4 典型结构加工 | 第61-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4页 |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