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a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绿僵菌高毒力菌株选育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1.1.1 自然选育 | 第10-11页 |
1.1.2 诱变育种 | 第11-12页 |
1.1.3 基因工程育种 | 第12-14页 |
1.2 抗药性小菜蛾的防治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抗药性小菜蛾来源 | 第14-15页 |
1.2.2 化学防治 | 第15页 |
1.2.3 生物防治 | 第15-16页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20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17页 |
2.1.2 供试虫源与饲养方法 | 第17页 |
2.1.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17-18页 |
2.1.4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8页 |
2.1.5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配制 | 第18-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2.2.1 诱变前原始出发菌株的筛选 | 第20-21页 |
2.2.2 绿僵菌菌株的分子鉴定 | 第21页 |
2.2.3 绿僵菌菌株的紫外诱变 | 第21-22页 |
2.2.4 高毒力绿僵菌诱变株的筛选 | 第22页 |
2.2.5 绿僵菌诱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2-23页 |
2.2.6 绿僵菌诱变株的代谢产物研究 | 第23-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5页 |
3.1 诱变前原始出发菌株的筛选 | 第26-27页 |
3.1.1 小菜蛾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症状观察 | 第26页 |
3.1.2 绿僵菌野生菌株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测定 | 第26-27页 |
3.2 绿僵菌菌株的分子鉴定 | 第27-29页 |
3.3 高毒力绿僵菌诱变株的选育 | 第29-35页 |
3.3.1 不同绿僵菌诱变株对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29-31页 |
3.3.2 高毒力绿僵菌诱变株代谢产物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 第31-35页 |
3.4 绿僵菌诱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5-41页 |
3.4.1 菌落形态特征观察与菌落生长直径的测定 | 第35-37页 |
3.4.2 产孢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3.4.3 诱变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力测定 | 第38-39页 |
3.4.4 诱变株的耐热性测定 | 第39-41页 |
3.5 绿僵菌诱变株代谢产物研究 | 第41-45页 |
3.5.1 绿僵菌菌株诱变前后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 第41-43页 |
3.5.2 绿僵菌菌株诱变前后蛋白差异分析 | 第43-4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8页 |
4.1 结论 | 第45-46页 |
4.1.1 筛选出供诱变的绿僵菌初始出发菌株 | 第45页 |
4.1.2 获得了高毒力的绿僵菌诱变株SM04-UV40和SM03-UV60 | 第45页 |
4.1.3 绿僵菌诱变株的耐紫外线能力、耐热性和菌丝生长速率得到提高 | 第45-46页 |
4.1.4 研究了绿僵菌诱变株代谢产物的变化 | 第46页 |
4.2 讨论 | 第46-47页 |
4.3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47页 |
4.4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