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光干涉法的超精密车削表面微结构在位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表面微结构形貌测量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非光学测量方法第10-12页
        1.2.2 光学测量方法第12-14页
    1.3 图像拼接技术及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现状第16页
    1.4 表面微结构在位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超精密车床光学在位检测系统的研制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光学在位检测系统的方案设计第19-20页
    2.3 光学在位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0-27页
        2.3.1 光学系统的总体结构第20-21页
        2.3.2 干涉显微镜第21-23页
        2.3.3 微位移机构第23-25页
        2.3.4 光学成像系统第25页
        2.3.5 白光光源第25-26页
        2.3.6 图像采集装置第26-27页
    2.4 光学在位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微结构表面三维形貌的光学干涉测量与重构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光学干涉特性第29-31页
    3.3 微结构三维形貌测量原理第31-32页
    3.4 垂直扫描白光干涉条纹峰值提取算法第32-38页
        3.4.1 极值法第32-33页
        3.4.2 重心法第33页
        3.4.3 包络曲线拟合法第33-35页
        3.4.4 白光相移法第35-38页
    3.5 表面微结构三维形貌重构第38-41页
        3.5.1 显微干涉图像的预处理第38-40页
        3.5.2 微结构三维形貌的重构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微结构表面三维形貌拼接方法研究第42-59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待拼接微结构形貌的获取及拼接误差分析第42-44页
        4.2.1 待拼接微结构形貌的获取第42-43页
        4.2.2 单次拼接中的误差分析第43-44页
    4.3 微结构形貌图像的面内配准第44-53页
        4.3.1 基于图像特征的配准第45页
        4.3.2 相位相关法第45-48页
        4.3.3 基于区域灰度的配准第48-49页
        4.3.4 本文的配准方法第49-53页
    4.4 微结构形貌图像的面外偏差修正第53-55页
    4.5 重合区域的融合第55-58页
        4.5.1 图像融合方法第56-57页
        4.5.2 图像融合及质量评价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在位检测系统精度测试与集成实验研究第59-70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在位检测系统的性能与精度评价第59-61页
    5.3 图像像素的标定第61-63页
    5.4 在位检测系统与机床集成第63-64页
    5.5 在位测量及拼接测试第64-69页
        5.5.1 单口径微结构形貌在位重构评价第64-66页
        5.5.2 表面微结构在位拼接测试第66-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火花加工智能云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旋转内冲液微小孔电火花/电解组合加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