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机工作装置的力学分析及软件研发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推土机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第8页 |
1.2 推土机的发展历程 | 第8-11页 |
1.2.1 国外推土机的发展及其趋势 | 第8-10页 |
1.2.2 国内推土机的发展及其趋势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工作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14-22页 |
2.1 工作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准备过程 | 第14-18页 |
2.1.1 建模工具的使用 | 第14页 |
2.1.2 工作装置的结构分析 | 第14-15页 |
2.1.3 工作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15-18页 |
2.2 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工作装置的静力学分析及数学建模 | 第22-38页 |
3.1 工作装置的静力学分析 | 第22-34页 |
3.1.1 工作装置所受阻力分析 | 第22-23页 |
3.1.2 不同位置下的铲刀提升力 | 第23-27页 |
3.1.3 强度计算位置的确定 | 第27-28页 |
3.1.4 最危计算位置下的强度分析 | 第28-34页 |
3.2 工作装置的数学建模 | 第34-37页 |
3.2.1 工作装置的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3.2.2 设计变量 | 第35页 |
3.2.3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5页 |
3.2.4 广义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5-36页 |
3.2.5 合理约束条件的设定 | 第36页 |
3.2.6 不同工况下的提升油缸长度约束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工作装置刚柔耦合的动力学分析 | 第38-50页 |
4.1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38页 |
4.2 推土机作业工况分析 | 第38-39页 |
4.3 添加推土机的驱动参数及计算 | 第39页 |
4.3.1 工作装置的基本参数 | 第39页 |
4.3.2 油缸提升力和侧倾力 | 第39页 |
4.4 工作装置外载荷计算 | 第39-40页 |
4.5 工作装置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4.5.1 刚柔耦合分析及其流程 | 第40页 |
4.5.2 模型的导入 | 第40-41页 |
4.5.3 添加约束 | 第41页 |
4.5.4 杆件在ANSYS软件中的柔性化 | 第41-43页 |
4.6 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43-47页 |
4.7 ANSYS中应力分析 | 第47-4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工作装置的设计分析软件实现及应用 | 第50-64页 |
5.1 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 第50页 |
5.2 各软件与VC软件接口 | 第50-55页 |
5.2.1 ANSYS与VC软件的接口 | 第50-54页 |
5.2.2 ADAMS与VC软件的调用 | 第54-55页 |
5.3 软件的组成及其介绍 | 第55-60页 |
5.3.1 “工作装置力学分析”界面功能 | 第56-59页 |
5.3.2 “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界面功能 | 第59页 |
5.3.3 “工作装置动力学分析”界面功能 | 第59-60页 |
5.4 应用实例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