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高性能、低复杂度协作分集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第3-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协作分集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1.2.1 多源多中继协作系统信源-中继规划问题第16页
        1.2.2 多用户协作系统高谱效率分集开采方案设计问题第16-17页
        1.2.3 基于发射波束成形的多天线协作系统链路规划问题第17-18页
        1.2.4 多天线协作系统发射天线选择技术研究第18-19页
        1.2.5 协作系统节点角色机会规划问题第19-20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章节安排第20-24页
        1.3.1 多用户协作系统高效分集增益提取方法研究第20-24页
第二章 多用户协作系统高效分集增益提取方法研究第24-56页
    2.1 多源多中继协作系统分集增益分步提取法第24-34页
        2.1.1 系统模型第24-25页
            1)无直传链路场景第24-25页
            2)存在直传链路场景第25页
        2.1.2 基于DF中继模式的信源-中继联合选择策略中断性能第25-27页
            1)无直传链路时的系统中断概率第25-26页
            2)存在直传链路时的系统中断概率第26-27页
        2.1.3 两步选择策略及其中断性能第27-30页
            1)DF中继模式第27-28页
            2)AF中继模式第28-29页
            3)讨论第29-30页
        2.1.4 数值结果第30-33页
        2.1.5 小结第33-34页
    2.2 单源-单中继-多目的端协作系统分集增益递增提取法第34-45页
        2.2.1 系统模型与协议描述第34-36页
            1)MU-IDF策略第35-36页
            2)MU-IIDF策略第36页
        2.2.2 中断性能分析第36-40页
            1)MU-IDF策略中断分析第36-38页
            2)MU-IIDF策略中断分析第38-40页
            3)比较第40页
        2.2.3 数值结果第40-43页
        2.2.4 讨论第43-44页
        2.2.5 小结第44-45页
    2.3 多用户双向协作系统分集增益递增提取法第45-56页
        2.3.1 系统模型与协议描述第45-47页
            1)系统模型第45-46页
            2)协议描述第46-47页
        2.3.2 中断概率分析第47-50页
            1)中断下界分析第47-48页
            2)渐近中断概率分析第48-49页
            3)平均谱效率和分集复用折中第49-50页
            4)讨论第50页
        2.3.3 数值结果第50-55页
        2.3.4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协作系统分布式链路/天线机会选择方法研究第56-94页
    3.1 协作系统分布式链路选择方法第56-83页
        3.1.1 系统模型第56-57页
        3.1.2 中心化链路选择策略第57-58页
        3.1.3 基于分布式判决反馈思想的链路选择策略第58-61页
            1)分布式链路选择--可变增益中继第58-59页
            2)分布式链路选择--固定增益中继第59-61页
        3.1.4 分集分析第61-71页
            1)分集分析--可变增益中继第61-64页
            2)分集分析--固定增益中继第64-71页
        3.1.5 固定增益中继模式下建议策略的分布式执行第71-74页
            1)分布式执行概率第71-72页
            2)中继RS放置问题第72-74页
        3.1.6 中心化和分布式链路选择策略的反馈开销对比第74-79页
            1)反馈开销--可变增益中继第74-76页
            2)反馈开销--固定增益中继第76-79页
        3.1.7 数值结果与讨论第79-82页
        3.1.8 小结第82-83页
    3.2 协作系统分布式天线选择方法第83-94页
        3.2.1 系统模型与协议描述第83-86页
            1)系统模型第83-84页
            2)协议描述第84-86页
        3.2.2 分布式天线选择策略---渐近中断概率分析第86-90页
        3.2.3 数值结果与讨论第90-93页
        3.2.4 小结第93-94页
第四章 协作角色动态配置机制及实现方法研究第94-114页
    4.1 系统模型与协议描述第94-99页
        4.1.1 系统模型第94-95页
        4.1.2 中心化角色选择策略(C-ROSE)第95-96页
        4.1.3 分布式角色选择策略(D-ROSE)第96-99页
            4)基于PFS的角色选择策略(P-ROSE)第98页
            5)比较第98-99页
    4.2 C-ROSE、D-ROSE和P-ROSE策略中断分析第99-106页
        4.2.1 C-ROSE策略中断分析第99-100页
        4.2.2 D-ROSE策略中断分析第100-102页
        4.2.3 P-ROSE策略中断分析第102-106页
    4.3 数值结果与讨论第106-113页
    4.4 小结第113-114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6-130页
    一、已发表(录用)学术论文第126-128页
        1、期刊论文第126-128页
        2、国际会议论文第128页
    二、学术专著第128页
    三、获奖第128页
    四、学术活动第128-129页
    五、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9-130页
附录第130-151页
    附录A:命题 2-1 的证明第130页
    附录B:命题 2-2 的证明第130-131页
    附录C:引理 3-2 的证明第131-132页
    附录D:引理 3-3 的证明第132页
    附录E:引理 3-4 的证明第132-135页
    附录F:引理 3-5 的证明第135-136页
    附录G:表 4.1 和表 4.2 中各种情况的发生概率第136-138页
    附录H:命题 4-1 的证明第138-140页
    附录I:命题 4-2 的证明第140页
    附录J:命题 4-3 的证明第140-143页
    附录K:命题 4-4 的证明第143-144页
    附录L:命题 4-5 的证明第144-148页
    附录M:命题 4-6 的证明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附录)第149-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逼近器的自适应控制新方法
下一篇:花生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