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隧道工程发展沿革 | 第10-13页 |
1.2 隧道开挖地质灾害及其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4 本文研究路线与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4.1 本文研究路线 | 第22-23页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隧道开挖在各向异性岩体中的力学特性 | 第24-37页 |
2.1 前言 | 第24-25页 |
2.2 岩体各向异性的类型 | 第25-26页 |
2.3 各向异性岩体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 第26-28页 |
2.4 横观各向同性隧道围岩的本构关系 | 第28-33页 |
2.5 隧道开挖的灾害特征与控制 | 第33-36页 |
2.5.1 横观各向同性的岩体的确定 | 第33-34页 |
2.5.2 灾害特征与控制 | 第34-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隧道穿越正断层区域的灾害及防治研究 | 第37-49页 |
3.1 前言 | 第37-38页 |
3.2 正断层区域隧道开挖地质灾害特征 | 第38-43页 |
3.2.1 正断层区域的应力状态及其地质特征 | 第38-42页 |
3.2.2 隧道灾害类型 | 第42-43页 |
3.3 正断层区域隧道灾害发生的力学机制 | 第43-44页 |
3.3.1 块体脱离母岩体的塌落 | 第43页 |
3.3.2 块体沿单滑面滑动 | 第43-44页 |
3.3.3 滑块沿两个面滑动 | 第44页 |
3.4 正断层区域隧道灾害的防治与对策 | 第44-48页 |
3.4.1 正断层岩体的工程分类 | 第44-45页 |
3.4.2 隧道围岩支护方式的确定 | 第45-47页 |
3.4.3 隧道合理断面形状确定的谐硐原则 | 第47-48页 |
3.5 正断层区域隧道灾害防治的工程应用程式 | 第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隧道穿越平移断层区域的灾害特征研究 | 第49-63页 |
4.1 前言 | 第49-51页 |
4.2 平移断层区域隧道开挖的地质灾害类型 | 第51-52页 |
4.2.1 平移断层区域的应力状态 | 第51-52页 |
4.2.2 地质灾害类型 | 第52页 |
4.3 泥化夹层分布规律 | 第52-57页 |
4.3.1 泥化夹层类型 | 第52-53页 |
4.3.2 泥化夹层的分布特征 | 第53-57页 |
4.4 泥化夹层水膜效应机理 | 第57-61页 |
4.4.1 水膜面的形成 | 第57-59页 |
4.4.2 泥化夹层水膜面的力学特性 | 第59-61页 |
4.5 平移断层区域隧道灾害及防治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隧道穿越逆性断层区域的灾害研究 | 第63-86页 |
5.1 前言 | 第63页 |
5.2 逆断层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第63-67页 |
5.2.1 地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第63-64页 |
5.2.2 断层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第64-65页 |
5.2.3 断层区域地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第65-67页 |
5.3 工程区域构造应力概化 | 第67-75页 |
5.3.1 震源机制区域背景构造应力概化 | 第67-68页 |
5.3.2 隧道工程区域构造应力概化 | 第68-69页 |
5.3.3 逆断层工程区域原岩应力量测 | 第69-75页 |
5.4 构造应力引起的岩爆灾害及预测 | 第75-85页 |
5.4.1 岩爆灾害研究概述 | 第75-76页 |
5.4.2 岩爆分类 | 第76-78页 |
5.4.3 逆断层区域隧道岩爆发生机制与规律 | 第78-82页 |
5.4.4 逆断层区域隧道岩爆灾害的综合预测与防治 | 第82-85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85-86页 |
第6章 双孔围岩隧道涌水灾害预测与防治研究 | 第86-105页 |
6.1 前言 | 第86-87页 |
6.2 双孔介质模型的建立 | 第87-92页 |
6.2.1 双孔模型的概念及假设条件 | 第88-89页 |
6.2.2 双孔介质的典型方程 | 第89-90页 |
6.2.3 双孔模型的结构控制方程 | 第90-92页 |
6.3 双孔介质的力学效应 | 第92-95页 |
6.3.1 静水压行为特性 | 第93-94页 |
6.3.2 等效单孔系统 | 第94页 |
6.3.3 参数效应 | 第94-95页 |
6.4 双孔介质岩体渗流特征研究 | 第95-98页 |
6.4.1 岩基孔隙的渗流特征 | 第96-97页 |
6.4.2 裂隙岩体的渗流特征 | 第97-98页 |
6.5 双孔围岩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法 | 第98-103页 |
6.5.1 理论解析法 | 第99-102页 |
6.5.2 经验解析法 | 第102-103页 |
6.6 双孔围岩型隧道涌水量预测工作程式 | 第10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7章 全文结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