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分析理论及风振响应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张拉柔性结构的振兴之路第11-13页
    1.2 索杆膜空间结构的定义及工程应用第13-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关于膜结构的研究第15-17页
        1.3.2 关于索杆结构的研究第17-18页
        1.3.3 关于索杆膜协同分析的研究第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8-20页
第二章 索杆膜空间结构分析基本理论第20-43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几何非线性有限单元法概述第20-26页
        2.2.1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全量方法研究第20-24页
        2.2.2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增量方法研究第24-26页
    2.3 膜单元非线性分析第26-32页
        2.3.1 膜单元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推导第26-30页
        2.3.2 褶皱单元的处理第30-32页
    2.4 索杆单元非线性分析第32-34页
        2.4.1 二节点线单元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推导第32-34页
        2.4.2 拉索单元考虑垂度和松弛的处理第34页
    2.5 索杆膜空间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4-37页
        2.5.1 静力平衡方程的解法第34-35页
        2.5.2 收敛准则第35-36页
        2.5.3 程序编制第36-37页
    2.6 空间杆件体系的平衡方程及奇异值分解与广义逆方法第37-40页
        2.6.1 空间杆件体系的平衡方程第37-38页
        2.6.2 奇异值分解方法和结构机构位移与预应力分布的求解第38页
        2.6.3 广义逆矩阵和平衡方程的求解第38-40页
    2.7 力密度方法第40-41页
        2.7.1 力密度法的基本公式第40-41页
        2.7.2 力密度方法的特点第41页
    2.8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形态分析第43-75页
    3.1 形态分析的定义及分类第43页
    3.2 已知预应力分布求解几何的形态分析第43-48页
        3.2.1 分析方法第43-44页
        3.2.2 算例分析第44-48页
    3.3 已知几何形状求解预应力分布的形态分析第48-52页
        3.3.1 分析方法第48页
        3.3.2 算例分析第48-52页
    3.4 索杆膜空间结构非协同形态分析方法述评第52页
    3.5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形态分析的当前位形平衡法第52-55页
        3.5.1 分析方法第52-53页
        3.5.2 算例分析第53-55页
    3.6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形态分析的虚实耦合法第55-71页
        3.6.1 分析方法第55-56页
        3.6.2 算例分析第56-71页
    3.7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形态分析与非协同形态分析的界定第71-73页
    3.8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静荷载分析第75-93页
    4.1 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荷载分析方法第75页
    4.2 算例分析第75-85页
        4.2.1 空间正交索桁支撑膜结构第76-80页
        4.2.2 索穹顶膜结构第80-85页
        4.2.3 协同分析和非协同分析的比较第85页
    4.3 参数分析第85-89页
        4.3.1 初始预应力状态的影响第85-87页
        4.3.2 膜材弹性模量的影响第87-89页
    4.4 刚性屋面和柔性屋面的比较第89-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索杆膜空间结构模型试验与工程实例第93-103页
    5.1 试验模型形态分析第93-94页
    5.2 试验模型裁剪下料分析第94-96页
    5.3 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比较第96-100页
    5.4 工程实例第100-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索杆膜空间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第103-134页
    6.1 风的特性第103-105页
        6.1.1 大气边界层的平均风特性第103页
        6.1.2 脉动风特性第103-105页
    6.2 具有空间相关性的脉动风速模拟第105-110页
        6.2.1 概述第105页
        6.2.2 脉动风的计算机模拟第105-107页
        6.2.3 算例分析第107-110页
    6.3 索杆膜空间结构非线性随机风振响应分析第110-122页
        6.3.1 风对结构的作用第110-111页
        6.3.2 随机风振分析概述第111页
        6.3.3 风荷载的组成第111-113页
        6.3.4 索杆膜空间结构非线性随机风振响应时程分析方法第113-115页
        6.3.5 算例分析第115-120页
        6.3.6 风振响应参数分析第120-121页
        6.3.7 风振系数的确定第121-122页
    6.4 数值风洞与固流耦合的仿真模拟第122-132页
        6.4.1 引言第122页
        6.4.2 数值风洞方法第122-124页
        6.4.3 数值风洞算例分析第124-127页
        6.4.4 固流耦合的仿真模拟第127-128页
        6.4.5 固流耦合算例分析第128-132页
    6.5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7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134-136页
    7.2 进一步工作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开挖地质灾害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靠度的海洋工程随机荷载组合及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