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基因rpl32-2的推测转录调控因子RPS601的验证及其下游靶基因ace2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 核糖体简介第12-14页
        1.1 核糖体的组成第12页
        1.2 核糖体的转录第12页
        1.3 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及调控第12-13页
        1.4 核糖体蛋白的功能第13-14页
    2 Ace2简介第14-15页
    3 转录调控因子与基因转录调控第15-17页
        3.1 转录因子概念第15-16页
        3.2 转录因子的结构第16页
        3.3 转录因子对基因的转录调作用第16-17页
    4 转录因子筛选和验证的方法第17-20页
        4.1 酵母单杂交筛选系统第17-18页
        4.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第18-19页
        4.3 凝胶阻滞迁实验EMSA第19-20页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RPS601对酵母核糖体蛋白基因rpl32-2转录调控作用的验证第21-58页
    第一节 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RPS601的异源表达菌株的构建第21-30页
        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1.1 PCR引物第21-22页
            1.2 所用酶和试剂盒第22页
            1.3 菌株和质粒第22页
            1.4 培养基第22页
            1.5 主要试剂第22-23页
            1.6 主要仪器设备及其来源第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1 粟酒裂殖酵母SP-Q01的基因rps601的克隆第23-24页
            2.2 目的基因rps601的回收与TA克隆第24页
            2.3 质粒pMD18-T/rps601的化转第24-25页
            2.4 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25页
            2.5 粟酒裂殖酵母SP-Q01的基因rps601原核异源重组表达菌的构建第25-27页
        3 结果第27-30页
            3.1 粟酒裂殖酵母基因组的提取第27页
            3.2 核糖体蛋白rps601基因的克隆第27-28页
            3.3 核糖体蛋白基因rps601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8-29页
            3.4 核糖体蛋白基因rps601表达菌株的构建第29-30页
        4 讨论第30页
    第二节 核糖体蛋白RPS601的异源原核表达和纯化第30-39页
        1 实验材料第31页
            1.1 菌株和质粒第31页
            1.2 所用蛋白纯化系统和Western转膜系统第31页
            1.3 培养基第31页
            1.4 主要试剂第31页
            1.5 主要仪器和设备见第四章第一节第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35页
            2.1 重组核糖体蛋白His-RPS601的原核体外表达第31-32页
            2.2 重组核糖体蛋白His-RPS601的提取第32页
            2.3 SDS-PAGE的检测方法第32-33页
            2.4 亲和层析法纯化His-RPS601第33-34页
            2.5 透析处理纯化后的His-RPS601蛋白溶液第34页
            2.6 冷冻干燥处理透析后的His-RPS601蛋白第34页
            2.7 Western Blot检验His-RPS601蛋白的正确性第34-35页
        3 结果第35-38页
            3.1 核糖体蛋白His-RPS601异源表达第35-36页
            3.2 亲和层析法纯化核糖体蛋白His-RPS601第36-37页
            3.3 核糖体蛋白His-RPS601经冷冻干燥后的处理效果第37页
            3.4 Western Blot检验His-RPS601蛋白的正确性第37-38页
        4 讨论第38-39页
    第三节 EMSA方法研究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RPS601与rp132-2上游启动子的相互作用第39-44页
        1 实验材料第39-40页
            1.1 rpl32-2上游启动子5个片段的引物第39-40页
            1.2 所用试剂盒第40页
            1.3 所用主要试剂第40页
            1.4 所用主要仪器设备第40页
        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2.1 rpl32-2上游5个启动子片段的获得第40页
            2.2 EMSA非变性胶的配制第40页
            2.3 EMSA实验所需缓冲液的配制第40-41页
            2.4 EMSA电泳处理系统第41页
        3 实验结果第41-44页
            3.1 荧光标记的rpl32-2上游5个启动子片段第41-42页
            3.2 EMSA实验探究核糖体蛋RPS601与rpl32-2上游启动子的结合作用关系第42-44页
        4 讨论第44页
    第四节 CHIP-PCR研究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RPS601与rpl32-2上游启动子的相互作用第44-58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1.1 PCR引物第45-46页
            1.2 所用试剂盒和酶第46页
            1.3 所用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6页
            1.4 所用菌株第46页
            1.5 所用培养基第46-47页
            1.6 所用主要试剂第47页
            1.7 所用主要仪器设备第47页
        2 实验方法第47-52页
            2.1 粟酒裂殖酵母972h-基因组的提取第47页
            2.2 三步融合方法融合用于同源重组的目的片段第47-49页
            2.3 产物(5)的连接,化转和检测第49-50页
            2.4 检测构建的突变菌株SP-Q01S第50页
            2.5 甲醛交联目的突变菌株SP-Q01S第50页
            2.6 细胞匀浆液的制备第50-51页
            2.7 Western Blot检测蛋-RPS601-His的正确性第51页
            2.8 纯化沉淀的DNA第51页
            2.9 以纯化的DNA为模板进行的PCR的反应体系和条件第51-52页
        3 实验结果第52-56页
            3.1 提裂殖酵母972h-的基因组第52页
            3.2 PCR扩增四个片段第52-53页
            3.3 DH10B菌落PCR验证融合片段第53-54页
            3.4 PCR验证构建的突变菌SP-Q01S第54-55页
            3.5 染色质的剪切情况第55页
            3.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RPS601-His的正确性第55-56页
            3.7 CHIP-PCR扩增5个目的启动子片段第56页
        4 讨论第56-58页
第三章 ace2作为酵母核糖体蛋白RPL32-2候选靶基因的研究第58-83页
    第一节 诱饵菌株的构建及其对AbA耐受性的测定第58-66页
        1 实验材料第58-60页
            1.1 所用菌株和质粒第58页
            1.2 所用主要试剂及其来源第58-59页
            1.3 所需要的培养基第59页
            1.4 所用主要仪器及来源第59-60页
        2 实验方法第60-64页
            2.1 双酶切质粒PAbAi和ace2上游1000bp启动子第60页
            2.2 双酶切产物进行切胶回收第60-61页
            2.3 双酶切产物进行酶连第61页
            2.4 酶连产物化转到大肠杆菌DH5 α中第61页
            2.5 菌落PCR验证阳性单克隆第61-62页
            2.6 提取大肠杆菌DH5α中的质粒第62页
            2.7 BstBI线性化重组质粒第62页
            2.8 线性化重组质粒化转到酵母Y1HGold中第62-63页
            2.9 酵母菌落PCR验证阳性克隆第63-64页
            2.10 诱饵菌对AbAi本底耐受性的测定第64页
        3 实验结果第64-65页
            3.1 双酶切PAbAi和ace2上游1000bp启动子的回收产物第64页
            3.2 大肠杆菌菌落PCR验证阳性单克隆第64-65页
            3.3 酵母菌落PCR验证阳性单克隆第65页
            3.4 诱饵菌对AbAi本底耐受性的测定第65页
        4 讨论第65-66页
    第二节 构建粟酒裂殖酵母972h-cDNA文库第66-74页
        1 实验材料第66-67页
            1.1 引物第66页
            1.2 所用菌株和质粒第66页
            1.3 所用试剂盒第66页
            1.4 所用培养基第66页
            1.5 所用主要仪器第66-67页
            1.6 所用主要试剂第67页
        2 实验方法第67-71页
            2.1 OMEGA试剂盒提取酵母RNA第67-68页
            2.2 去除RNA中的DNA第68页
            2.3 验RNA中DNA是否除尽第68-69页
            2.4 mRNA的纯化第69页
            2.5 mRNA反转录成单链的cDNA,SMART cDNA第69-70页
            2.6 LD-PCR扩增单链cDNA生成双链cDNA第70-71页
            2.7 纯化双链cDNA第71页
        3 实验结果第71-74页
            3.1 提取酵母972h- TotaRNA第71-72页
            3.2 去除Total RNA中的DNA第72页
            3.3 验证DNA去除情况第72-73页
            3.4 mRNA纯化的质量第73页
            3.5 双链cDNA文库质量的检验第73页
            3.6 再次验证cDNA文库的质量第73-74页
        4 讨论第74页
    第三节 ace2潜在转录因子的筛选第74-83页
        1 实验材料第74-76页
            1.1 所用引物第74-75页
            1.2 所用菌株和质粒第75页
            1.3 所用试剂盒第75页
            1.4 所用培养基第75-76页
            1.5 所需主要溶液的配制第76页
            1.6 所用主要试剂和其来源第76页
            1.7 所用主要仪器和其来源第76页
        2 实验方法第76-79页
            2.1 酵母的化转第76-78页
            2.2 计算文库滴度第78页
            2.3 抽提酵母转化子的质粒第78页
            2.4 质粒电转到大肠杆菌DH10B中第78-79页
            2.5 大肠杆菌菌落PCR筛选阳性克隆第79页
            2.6 提取大肠杆菌DH10B阳性克隆的质粒并测序第79页
        3 实验结果第79-82页
            3.1 cDNA文库化转到诱饵菌后阳性单克隆的长出情况第79-80页
            3.2 文库的滴度第80页
            3.3 酵母转化子中的质粒为模板PCR筛选阳性克隆第80-81页
            3.4 通过测序和比对鉴定阳性克隆中cDNA的序列第81-82页
        4 讨论第82-83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脓性链球菌溶血素O和人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下一篇:麦秸还田腐熟剂效果增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