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7-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9-1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当前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之现状 | 第16-27页 |
第一节 我国宗教及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概念 | 第17-20页 |
一、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一般概念 | 第17-18页 |
二、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法律释义 | 第18-19页 |
三、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概念争议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法律地位沿革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政府从公共管理角度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特点 | 第21-24页 |
一、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筹备设立实行许可制度 | 第22页 |
二、对宗教活动场所财产、房产实施严格管制 | 第22-23页 |
三、对宗教活动场所世俗性活动实行行政监督 | 第23页 |
四、对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和主要教职实行备案制度 | 第23-24页 |
五、对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属地化管理体制 | 第24页 |
第五节 宗教团体从行业管理角度对宗教场所管理的特点 | 第24-27页 |
一、掌管了宗教活动场所的筹备设立权 | 第25页 |
二、掌管了教职人员的认定和主要教职人员的任命权 | 第25页 |
三、对宗教活动场所世俗性活动管理模式各不相同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化管理之困境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宗教活动场所的房屋产权利益保障难 | 第27-28页 |
二、宗教活动场所的其他财产保障难 | 第28页 |
三、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民事活动主体受争议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管理需解决的难题 | 第29-33页 |
一、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的立法方式难确定 | 第30页 |
二、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类型难确定 | 第30页 |
三、宗教活动场所的法定代表人难确定 | 第30-31页 |
四、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难分割 | 第31-32页 |
五、反宗教渗透和反邪教工作难度大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日本、中国台湾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化管理之比较分析 | 第33-43页 |
第一节 日本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与实践 | 第33-37页 |
一、日本宗教活动场所法制建设的沿革 | 第34页 |
二、日本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的特点 | 第34-37页 |
三、日本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管理的背景和成因 | 第37页 |
第二节 台湾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与实践 | 第37-41页 |
一、台湾宗教活动场所法制建设的沿革 | 第38-39页 |
二、台湾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的特点 | 第39-40页 |
三、台湾宗教活动场所的发展模式分析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与上述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模式的比较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建议与结论 | 第43-49页 |
第一节 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意义 | 第43-44页 |
一、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管理模式完全可行 | 第43页 |
二、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管理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我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法人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44-49页 |
一、宗教活动场所赋予法人资格的立法技术 | 第44-45页 |
二、宗教活动场所设立权限及法人类型的确定 | 第45页 |
三、宗教活动场所法定代表人的产生方式 | 第45-46页 |
四、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处置规则 | 第46-47页 |
五、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 第47页 |
六、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管理需处理的关系和原则 | 第47页 |
七、结束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目录(含专著、学术论文、网络资源路径)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