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第一节 来宾市人文地理及历史沿革 | 第7-8页 |
一、来宾市人文地理 | 第7页 |
二、历史沿革 | 第7-8页 |
三、凤凰镇客家人的来源及语言概况 | 第8页 |
第二节 广西客家方言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来源 | 第10-11页 |
一、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材料来源 | 第11页 |
第四节 发音人简介及与本文的一些相关说明 | 第11-12页 |
一、发音人简介 | 第11页 |
二、本文的一些相关说明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来宾市凤凰镇客家话语音系统 | 第12-53页 |
第一节 凤凰镇客家话语音系统 | 第12-14页 |
一、声母系统 | 第12页 |
二、韵母系统 | 第12-14页 |
三、声调系统 | 第14页 |
第二节 凤凰镇客家话声韵调配合表 | 第14-26页 |
第三节 来宾凤凰镇客家话语音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第26-38页 |
一、凤凰镇客家话声母与中占音系的比较 | 第26-30页 |
二、凤凰镇客家话韵母与中古系统的比较 | 第30-37页 |
三、凤凰镇客家话声调与中古音系比较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凤凰镇客家话语音特点 | 第38-44页 |
一、声母特点 | 第38-41页 |
二、韵母特点 | 第41-43页 |
三、声调特点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凤凰镇客家方言与宾阳客家方言音系比较研究 | 第44-53页 |
一、声母对比 | 第44-45页 |
二、韵母对比 | 第45页 |
三、声调对比 | 第45页 |
四、语音特点相似性对比研究 | 第45-50页 |
五、凤凰镇客家方言与宾阳客家方言差异性分析 | 第50-53页 |
第三章 来宾市凤凰镇客家话词汇特点 | 第53-69页 |
第一节 凤凰镇客家方言词汇成分构成 | 第53-55页 |
一、对古语词的传承 | 第53-54页 |
二、沿用客家方言特色口语用字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凤凰镇客家方言词形特点 | 第55-59页 |
一、构词形式上的特点 | 第55-58页 |
二、附加成分的特点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凤凰镇客家话构词理据特点 | 第59-61页 |
第四节 凤凰镇客家方言与宾阳客家方言词汇差异性研究 | 第61-69页 |
一、不同类别词语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二、凤凰镇客家方言词汇与宾阳客家方言词汇不同点浅析 | 第66-68页 |
三、结语 | 第68-69页 |
第四章 凤凰镇客家话语法分析 | 第69-83页 |
第一节 不同词类的语法意义 | 第69-79页 |
一、形容词 | 第69页 |
二、代词 | 第69-72页 |
三、数词 | 第72页 |
四、量词 | 第72-73页 |
五、副词 | 第73-75页 |
六、介词 | 第75-76页 |
七、连词 | 第76-77页 |
八、助词 | 第77页 |
九、语气词 | 第77-78页 |
十、动词体标记 | 第78-79页 |
第二节 凤凰镇客家话常见句式研究 | 第79-83页 |
一、语序 | 第79页 |
二、比较句 | 第79-80页 |
三、双宾语句 | 第80页 |
四、处置句 | 第80-81页 |
五、被动句 | 第81页 |
六、疑问句 | 第81-82页 |
七、判断句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一:同音字表 | 第86-96页 |
附录二:分类词表 | 第96-145页 |
后记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