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1 创造与创造力 | 第12-15页 |
1.1.1 创造与创造力的内涵 | 第12-14页 |
1.1.2 创造力模型 | 第14-15页 |
1.2 创造力的测量 | 第15-18页 |
1.2.1 创造力的测量 | 第15-18页 |
1.3 创造技法 | 第18-21页 |
1.3.1 创造技法的概念 | 第18-20页 |
1.3.2 头脑风暴法 | 第20页 |
1.3.3 特性举例法 | 第20-21页 |
1.4 创造力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21-26页 |
1.4.1 任务类型 | 第21-23页 |
1.4.2 情绪状态 | 第23-24页 |
1.4.3 时间压力 | 第24-26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2.1 当前研究的不足 | 第26-27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27页 |
2.2.2 实践意义 | 第27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3 研究一:特性举例法适用性研究 | 第28-33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3.2 实验假设 | 第28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3.3.1 被试 | 第28页 |
3.3.2 方法 | 第28页 |
3.3.3 材料 | 第28-30页 |
3.4 实验程序 | 第30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30-33页 |
3.5.1 被试对中性材料以以及学习材料理解程度的结果 | 第31页 |
3.5.2 不同条件下观点任务中被试创造性产出的结果 | 第31-32页 |
3.5.3 不同条件下问题解决中被试创造性产出的结果 | 第32-33页 |
4 研究二:情绪状态与时间压力对特性举例法 使用效果的影响 | 第33-4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33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4.3.1 被试 | 第33页 |
4.3.2 方法 | 第33-34页 |
4.3.3 材料 | 第34页 |
4.4 程序 | 第34-35页 |
4.5 结果 | 第35-41页 |
4.5.1 情绪诱导结果 | 第35-36页 |
4.5.2 时间压力诱导结果 | 第36页 |
4.5.3 不同条件下观点生成任务流畅性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4.5.4 不同条件下观点生成任务灵活性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4.5.5 不同条件下观点生成任务独创性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5 讨论分析 | 第41-46页 |
5.1 特性举例法适用于观点生成任务 | 第41-42页 |
5.2 时间压力对特性举例法应用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 个体的情绪状态对特性举例法应用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5.4 情绪状态与时间压力对特性举例法应用效果的交互影响 | 第44-46页 |
6 结果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