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6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6-10页 |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一般法理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概念界定 | 第11-17页 |
一、学界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概念纷争 | 第11-16页 |
二、本文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构成要件阐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与相关侵权行为的区别 | 第17-20页 |
一、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共同侵权 | 第17-18页 |
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共同危险行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比较法分析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相关立法例 | 第20-23页 |
一、德国立法例 | 第20-21页 |
二、日本立法例 | 第21-23页 |
三、法国立法例 | 第23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立法例 | 第23-25页 |
一、美国立法例 | 第23-25页 |
二、英国立法例 | 第25页 |
第三节 对两大法系关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评析及启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关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立法规定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立法演变 | 第28-32页 |
一、《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的缺陷 | 第28页 |
二、《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进步 | 第28-30页 |
三、《侵权责任法》的新变化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立法相关规定的反思和完善建议 | 第32-35页 |
一、对我国立法相关规定的反思 | 第32-33页 |
二、对我国现行立法完善的建议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分类及责任承担设计 | 第35-46页 |
第一节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类型划分 | 第35-43页 |
一、学理界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类型划分 | 第35-42页 |
二、笔者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划分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笔者对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设计 | 第43-46页 |
一、竞合因果关系——不真正连带责任 | 第44页 |
二、部分因果关系——平均责任 | 第44-45页 |
三、补充因果关系——按份责任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