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已对称性配体 | 第10-17页 |
| 1.2.1 以苯环为中心的C_3对称性配体 | 第11-13页 |
| 1.2.2 以N为中心的C_3对称性配体 | 第13-15页 |
| 1.2.3 以均三嗪为中心的C_3称性配体 | 第15-17页 |
| 1.3 希夫碱配体 | 第17-19页 |
| 1.4 基于三苯胺MOF的研究 | 第19-23页 |
| 1.5 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 1.6 本论文设计思路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配体L~1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41页 |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 2.1.1 试剂 | 第29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2.1.3 分析仪器 | 第30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 2.2.1 中间体1,3,5-三(4-氨基苯基)苯的制备 | 第30-31页 |
| 2.2.2 配体L~1的合成 | 第31页 |
| 2.2.3 配合物1-5的合成 | 第31-33页 |
|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表征 | 第33-34页 |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 2.4.1 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 第34-35页 |
| 2.4.2 配合物1的结构与表征 | 第35-38页 |
| 2.4.3 配合物2-5的表征 | 第38-40页 |
| 2.5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配体L~2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1-59页 |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 3.1.1 试剂 | 第41页 |
| 3.1.2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 3.1.3 分析仪器 | 第42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 3.2.1 中间体三苯胺三乙酰的合成 | 第42-43页 |
| 3.2.2 配体L~2的合成 | 第43-44页 |
| 3.2.3 配合物6的合成 | 第44页 |
| 3.2.4 配合物7-9的合成 | 第44-45页 |
| 3.3 配体及配合物的表征 | 第45-46页 |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 3.4.1 配体的合成和表征 | 第46-48页 |
| 3.4.2 配合物6的结构与性质 | 第48-54页 |
| 3.4.3 配合物7、8、9的结构与性质 | 第54-58页 |
| 3.5 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