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1-12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2-18页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2 多元化流派 | 第13-14页 |
2.1.3 多元化收益与成本 | 第14页 |
2.1.4 多元化与绩效 | 第14-15页 |
2.1.5 多元化反思 | 第15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1 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2 多元化产生动因 | 第16-17页 |
2.2.3 多元化的风险与规避 | 第17-18页 |
3 阳泉煤业集团发展现状与战略环境分析 | 第18-31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18-20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18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18-19页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19页 |
3.1.4 技术环境 | 第19-20页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0-22页 |
3.2.1 国际煤炭工业发展状况 | 第20页 |
3.2.2 我国煤炭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 | 第20-22页 |
3.2.3 山西煤炭行业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3 阳煤概况 | 第22-24页 |
3.3.1 历史沿革 | 第22-23页 |
3.3.2 组织结构 | 第23页 |
3.3.3 经营现状 | 第23-24页 |
3.4 内部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3.4.1 资源优势 | 第25-26页 |
3.4.2 煤炭产能增长迅速 | 第26页 |
3.4.3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 第26页 |
3.4.4 人力资源状况 | 第26-27页 |
3.4.5 财务相关状况 | 第27页 |
3.5 阳煤集团行业竞争五力模型分析 | 第27-31页 |
4 阳泉煤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第31-39页 |
4.1 基于SWOT分析阳泉煤业集团战略选择 | 第31-36页 |
4.1.1 阳煤集团SWOT分析 | 第31-35页 |
4.1.2 阳煤集团战略选择 | 第35-36页 |
4.2 阳煤集团总体发展战略 | 第36-37页 |
4.2.1 总体思路 | 第36-37页 |
4.2.2 战略目标 | 第37页 |
4.3 阳煤集团具体发展战略 | 第37-39页 |
4.3.1 主导产业 | 第37-38页 |
4.3.2 辅助产业 | 第38-39页 |
5 阳煤集团发展战略实施 | 第39-45页 |
5.1 以煤炭为主体,建设现代化矿井 | 第39-41页 |
5.1.1 实施机构改革,推进扁平化管理 | 第39页 |
5.1.2 强化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 第39-40页 |
5.1.3 深化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 第40页 |
5.1.4 全面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 | 第40-41页 |
5.2 以煤为基,加快非煤产业发展 | 第41-42页 |
5.3 完善资本运营平台,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 第42页 |
5.4 阳泉煤业集团战略保障措施 | 第42-45页 |
5.4.1 强化战略规划的实施管理 | 第42-43页 |
5.4.2 全面推进经营机制改革 | 第43页 |
5.4.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第43-44页 |
5.4.4 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 第44页 |
5.4.5 建立国际化的市场营销体系 | 第44-4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46页 |
6.2 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